1. [单选题]东北的地道药材是
A. 人参
B. 黄连
C. 当归
D. 枸杞
E. 黄芪
2. [单选题]清冷渊穴位于肘尖上
A. 1寸
B. 1.5寸
C. 2寸
D. 3寸
E. 4寸
3.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A. 饱食则安,饥则痛
B. 饥饿则安
C. 饱则积见
D. 饥则积不见
E. 饱则积不见
4. [单选题]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舌淡苔白
E. 脉象沉紧
5. [单选题]起于无名指末端的经是
A. 心经
B. 三焦经
C. 心包经
D. 肺经
E. 小肠经
6. [单选题]关于血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血尿
B. 几乎所有急性肾炎均有血尿
C. 血尿见于肾血管畸形
D. 运动性血尿是肾小球滤过膜暂时性变化引起
E. 三杯试验第三杯呈血尿表示病变
7. [单选题]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
A. 犊鼻
B. 血海
C. 阳陵泉
D. 阴陵泉
E. 膝关
8. [单选题]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芍药、甘草
B. 杏仁、半夏
C. 半夏、生姜
D. 生姜、大枣
E. 茯苓、半夏
9. [单选题]下列有关小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泻热和胃
B. 消滞除满
C. 润燥软坚
D. 泻热去实
E. 通便泻热
10. [单选题]五味的阴阳属性,属于阴的一组是
A. 辛、甘、苦
B. 酸、苦、咸
C. 甘、淡、酸
D. 辛、甘、淡
E. 酸、苦、甘
11. [单选题]具有补肝肾、行血脉、强筋骨功效,有补而不滞优点的药物是
A. 桑寄生
B. 杜仲
C. 五加皮
D. 狗脊
E. 续断
12. [单选题]“太息”的病机是
A. 肝气郁结
B. 肝胆湿热
C. 肝气犯胃
D. 肝阴不足
E. 肝火上炎
13. [单选题]厥阴病基本病机特点是
A. 肾阳虚衰
B. 寒热错杂
C. 阴阳两虚
D. 邪热伤阴
E. 营卫不和
14. [单选题]下列不属医学道德评价方式的是
A. 社会舆论
B. 内心信念
C. 法律条文
D. 传统习惯
E. 自我评价
15. [单选题]关于针灸睛明穴的操作要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将患者眼球轻推向外侧固定
B. 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
C. 不宜大幅度提插
D. 禁灸
E. 患者需睁目
16. [单选题]多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疼痛的拔罐法是
A. 走罐法
B. 留针拔罐法
C. 出针罐法
D. 多罐法
E. 留罐法
17. [单选题]久服较大剂量后,每易引起水肿的药物是
A. 山药
B. 甘草
C. 大枣
D. 黄精
E. 玉竹
18. [单选题]实脉的主证是
A. 表证
B. 里证
C. 虚证
D. 热证
E. 实证
19. [单选题]不属于艾炷灸的是
A. 隔姜灸
B. 间接灸
C. 瘢痕灸
D. 蒜泥灸
E. 直接灸
20. [单选题]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是
A. 阳中之太阳
B. 阳中之少阴
C. 阴中之太阴
D. 阴中之少阳
E. 至阴
1.正确答案 :A
解析:主要道地药材:
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的阿胶,浙江的贝母,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等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A
4.正确答案 :C
解析:寒热
重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png]
5.正确答案 :B
解析: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出于第四、五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臂外两骨)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
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散布于胸腔之中部(膻中),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膈肌,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本腑。
它的支脉是从胸腔中部分出,上行出于锁骨上窝(缺盆),再上项部,联系于耳廓后面,直行向上出于耳廓上角,自此弯屈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
手少阳三焦经又一分支是从耳廓后面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廓前面,经过客主人穴所在部,向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外眼角(目锐眦),接于足少阳胆经。
6.正确答案 :E
7.正确答案 :C
解析:阳陵泉 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操作 直刺1~1.5寸。
8.正确答案 :A
解析: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主治外寒里饮证。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中麻黄解表散寒,宣肺平喘。桂枝解表化饮,温肺化饮。半夏降肺温肺,化饮止咳,燥湿醒脾,断绝饮生之源。干姜温肺散寒,温阳化饮。细辛温阳化饮,既助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又助半夏、干姜温肺化饮。五味子收敛肺气,并制温热药散寒化饮而不损伤阴津。芍药补血敛阴,既能滋荣营气,又能利饮利水。甘草既能补中荣汗源,又能培土生金和肺气。
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
9.正确答案 :C
解析: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释义】此三条论阳明燥结证的证治。太阳病汗、吐、下后,津液受伤,邪气入里,从阳明燥化;或是阳明病,其人多汗,伤津化燥成实而形成本证。多汗是里热迫津外泄的表现。汗出太多,津液耗伤,邪气化燥成实,燥实结滞,故大便结硬。心烦、谵语为阳明燥热秽浊之气循经上扰心神所致。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偏渗,从小便数多一症,可知津液不能还入胃肠,大便必然硬结。
阳明之气旺于日晡所,当阳明燥热内盛时,每于日晡前后正邪斗争激烈,而见发潮热。以上诸证颇类似大承气汤证,但因其脉滑而疾而不是脉沉实,犹恐燥实敛结程度尚浅,故不敢冒然投用大承气汤,而试投小承气汤治之。由于证为里热燥结,气滞胃肠所致,证属里热腑实证,故治宜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10.正确答案 :B
解析:酸味,苦味,咸味。酸味 能收——收敛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咸味 能下——泻下
11.正确答案 :E
12.正确答案 :A
13.正确答案 :B
14.正确答案 :C
解析:医德评价
医德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医德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医德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
两种类型:社会评价、自我评价
三个标准:疗效、科学、社会
三种评价方式:舆论、信念、习俗
15.正确答案 :E
解析:睛明
定位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主治 ①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②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③心悸、怔忡。
操作 嘱患者闭目,医者右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遇到阻力时,不宜强行进针,应改变进针方向或退针。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针具宜细,消毒宜严。禁灸。
16.正确答案 :D
解析: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擦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本法常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和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肌肉松弛的部位,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如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17.正确答案 :B
18.正确答案 :E
19.正确答案 :D
解析:艾炷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太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2)间接灸
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剌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祛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O.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3)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e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20.正确答案 :A
解析:《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五脏的阴阳属性,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五脏所在的位置,膈上胸腔属阳,膈下腹腔属阴,故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二是五脏的五行属性及与四时相通关系,如心属火,其气通于夏,故为太阳;肺属金,其气通于秋,故为少阴;肾属水,其气通于冬,故为太阴;肝属木,其气通于春,故为少阳;脾属土,应于长夏,称为至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grrl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