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下列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异常的因素中哪项不正确( )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09-10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下列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异常的因素中哪项不正确(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山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频道。

[单选题]下列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异常的因素中哪项不正确( )

A. 壁细胞对胃泌素特别敏感
B. 胃酸反馈性抑制机制失灵
C. 对进餐刺激后的胃酸分泌在溃疡活动期增强
D. 晚间胃酸分泌明显增多
E. 胃排空减慢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下列属逆治法的是( )

A. 热因热用
B. 热者寒之
C. 用热远热
D. 用凉远凉
E. 塞因塞用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抢救对硫磷等硫代类有机磷中毒者,洗胃液忌用

A. 碳酸氢钠溶液
B. 高锰酸钾溶液
C. 温水
D. 清水
E. 生理盐水

正确答案 :B

解析:对硫磷等硫代类有机磷遇高锰酸钾溶液易氧化为对氧磷,毒性增加300倍。


[多选题]下列哪些不是治疗肝胆湿热型胆胀的代表方

A. 四逆散
B. 柴胡疏肝散
C. 清胆汤
D. 四七汤
E. 茵陈蒿汤

正确答案 :ABD

解析:茵陈蒿汤,为祛湿剂,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清胆汤,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效,主治少阳湿热证。故治疗肝胆湿热型胆胀的代表方是CD。不是代表方的是ABE。避错:1、需注意题目“下列哪些不是”,审题应仔细。2、肝胆湿热型胆胀治宜清热、利湿。四逆散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柴胡疏肝散,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证。四七汤可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以上三项不为治疗肝胆湿热型胆胀的代表方。


[单选题]男,18岁,肾衰后,行肾移植术,供受体血型相配,术后2周发生体温升高,尿量减少,仅为每天400ml,尿素氮升高。他发生的排斥反应是

A. 急性排斥反应
B. 超急性排斥反应
C. 体液排斥反应
D. 血管排斥反应
E. 慢性排斥反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肾移植后,短期内发生了移植肾功能急性衰竭,该患者反应发生在肾移植术后2周,时间与病情程度上符合急性排斥反应,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单选题]关于氧化亚氮麻醉以下哪项错误( )

A. 可致弥散性缺氧
B. 凡吸入N2O超过6小时,吸入浓度超过50%,术中应补充vitB2
C. 对循环影响小
D. 可降低体内密闭空腔内的压力
E. MAC高、麻醉效能低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属于伤寒杆菌抗原的是

A. "甲"鞭毛抗原
B. "O"抗原
C. "H"抗原
D. "丙"鞭毛抗原
E. "乙"鞭毛抗原

正确答案 :BC


[单选题]某患儿,低热、厌食、恶心、呕吐、多汗、烦躁、全身感觉过敏,持续2天。症状消失3天后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体检可见:三脚架征及吻膝试验阳性。3天后体温开始下降,但右下肢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退,不能行走。该患儿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肠结核
C. 脊髓灰质炎
D. 病毒性肝炎
E. 细菌性肠炎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小青龙汤和竹叶石膏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竹叶
B. 芍药
C. 生石膏
D. 五味子
E. 半夏

正确答案 :E

解析: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


[单选题]需要在药品说明书中醒目标示的内容是

A. 药品说明书的起草日期和修改日期
B. 药品说明书的废止日期和修改日期
C. 药品说明书的核准日期和废止日期
D. 药品说明书的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
E. 药品说明书的起草日期和核准日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中第十五条规定:药品说明书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应当在说明书中醒目标示。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gznk0q.html
  • 下一篇:肠结核的常见并发症有( ) 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调理的脏腑有( )某病人有痫证病史16年。近2年来发作日益频繁,失眠多梦,大便溏薄,舌苔腻,在农村社区碘缺乏病控制项目中,为促进居民食用碘盐,核心策略应该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合并多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