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包括南洋800万华侨华人在内的1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纷纷以财力、物力、人力、舆论支持,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底,词作家田汉、曲作家聂耳共同创作了一首歌曲《再会吧南洋》(又名《告别南洋》),风靡南洋,广大华侨华人青年为这首歌的旋律及其背后的精神力量所感奋,踏上抗日征程。
在华侨华人史上,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堪称人数最为集中、规模最为庞大、目标最为鲜明、组织最为有序、经历最为悲壮、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爱国壮举,是华侨华人自觉精神空前振奋的集中体现,至今仍在全世界华侨华人中传颂。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是华侨史上的一个壮举?南侨机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
传承南侨机工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以史为鉴,重温和弘扬当年南侨机工的英雄气魄,汲取新的前行动力,让世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南洋华侨华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要贡献,促进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和交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南侨机工的伟大精神应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南侨机工的英雄壮举,展现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爱国爱民,我死国生”的伟大精神。南侨机工之所以回国抗战,甚至可以抛家舍业、豁出性命,就是因为他们心怀乡土、家国、天下,具有与祖籍地、祖(籍)国命运休戚与共的意识,怀有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
3200多名南侨机工之中,海南籍的就有800多人,其中400多位牺牲或失踪。1940年,陈嘉庚在滇缅公路沿线慰问机工时曾经说过:“海南地方不大嘛,但参加的人数多,这说明海南华侨是对祖国最关心的,是最爱国的,是最革命的。”
1939年至1945年,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南洋各地的青年,响应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国支援抗战,在滇缅公路及延长线上从事抗战物资运输工作。
黄田园:中国人讲仁爱、和平,既要“自强不息”,更要“厚德载物”。在下南洋的过程中,广大华侨华人身居异国他乡,却不忘中华文化,不忘故国文明,以忠孝仁义为本,特别重视亲情、乡情、族情和同胞之情,抱团结社,不屈不挠;既是拓荒者,又是建设者,立己达人,变他乡为故乡。
为什么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是华侨史上的一个壮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来西亚研究中心主任黄田园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黄田园,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来西亚研究中心主任、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员,海南欧美同学会理事,《再会南洋——南侨机工后人千里寻亲路》第一主编。
在3200多名南侨机工中,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南侨机工青年约占百分之八十。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常年坚持纪念抗日先烈与罹难同胞,教育、激励华裔新生代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13年3月,南侨机工主题雕塑在新加坡重要历史文化地标——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晚晴园落成。当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出发地、陈嘉庚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过的怡和轩,2008年开辟先贤馆,向公众介绍南侨机工。近年来,新加坡学者也撰写出版《感动的旅程——重走南侨机工滇缅路》《回忆我们的曾祖父侯西反》等南侨机工历史文化著作。
黄田园:“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参与抗战的三千多名华侨汽车司机及修理技术人员的通称。
中新社记者:无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地,还是在中国,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壮举迄今被铭记和传颂。这对挖掘南侨机工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南侨机工精神有何启示?
黄田园:自1946年以来,马来西亚吉隆坡、雪兰莪、槟城、马六甲、柔佛、砂拉越,新加坡,缅甸东吁等东南亚各地,纷纷建立起南洋华侨二战抗日机工及罹难同胞纪念设施。中国云南畹町、昆明,海南海口等地也修建了南侨机工纪念设施;福建厦门的陈嘉庚纪念馆,广东华侨博物馆等都有详细图文资料展示、介绍南侨机工的英雄事迹。
黄田园:“海外归来志未酬,风尘仆仆群山头。轮盘日夜无停息,不复山河誓不休!”这是南侨机工倪鸿声写下的诗句。南侨机工放弃优渥的生活,毅然加入抗战的洪流,克服险路、风寒雨季、水土不服、疾病、空袭、饥饿等种种难关,粉碎封锁、创造奇迹,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侠骨仁心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走南侨机工抗日滇缅路”“赤子功勋——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展”等纪念活动,再次唤起后人对南侨机工的历史记忆。
根据长期致力于相关研究的海南琼海籍新加坡归侨学者陈毅明统计,当年从世界各地回国为抗战服务的华侨华人总数达5万以上,其中南侨机工青年约有3200人,参与战后登记的南侨机工人数为1748人,估计牺牲和失散人数为1452人。滇缅公路上,平均每公里牺牲一名南侨机工。
2024年,中马两国有关机构合作编著出版《再会南洋——南侨机工后人千里寻亲路》一书,缅怀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英雄事迹,留存历史记忆。
有档案记载,1939年至1942年,南侨机工一共运输了50多万吨抗战物资、1.5万余辆汽车以及不计其数的民用物资。在滇缅公路上,平均每日的军需物资输入量保持在300吨以上,抗战中中国军队的物资和装备几乎有一半是通过滇缅公路运进来的,而运输这些物资的汽车主要由南侨机工驾驶。
驼峰航线上的飞虎队、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都维系着中国抗战的运输生命线。近年来,传承弘扬飞虎队精神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已成为佳话。以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历史文化资源,讲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事迹,使之成为开展民间外交、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的重要抓手,促进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民心相通、友好交流合作,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同样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完)
824.52MB
查看877.40MB
查看42.9MB
查看510.26MB
查看644.59MB
查看516.17MB
查看764.88MB
查看994.57MB
查看772.26MB
查看848.90MB
查看591.88MB
查看912.74MB
查看639.54MB
查看382.87MB
查看983.43MB
查看587.48MB
查看546.95MB
查看523.41MB
查看492.47MB
查看623.33MB
查看257.76MB
查看592.76MB
查看370.41MB
查看410.88MB
查看355.30MB
查看840.71MB
查看445.33MB
查看304.78MB
查看941.59MB
查看497.98MB
查看267.28MB
查看552.38MB
查看862.88MB
查看346.35MB
查看756.41MB
查看338.98MB
查看311.90MB
查看784.75MB
查看460.11MB
查看149.53MB
查看926.89MB
查看973.24MB
查看943.35MB
查看460.11MB
查看333.71MB
查看225.19MB
查看714.14MB
查看281.60MB
查看395.71MB
查看464.37MB
查看611.76MB
查看596.67MB
查看375.25MB
查看236.58MB
查看684.27MB
查看464.75MB
查看370.42MB
查看935.72MB
查看599.76MB
查看873.76MB
查看430.30MB
查看816.97MB
查看746.45MB
查看441.74MB
查看613.58MB
查看320.67MB
查看226.76MB
查看472.62MB
查看306.18MB
查看871.20MB
查看710.86MB
查看865.86MB
查看472.75MB
查看292.96MB
查看193.82MB
查看557.82MB
查看356.19MB
查看771.19MB
查看912.78MB
查看745.80MB
查看743.24MB
查看291.31MB
查看724.94MB
查看126.92MB
查看267.44MB
查看598.68MB
查看577.93MB
查看698.64MB
查看520.63MB
查看358.87MB
查看526.96MB
查看503.15MB
查看667.11MB
查看180.43MB
查看586.27MB
查看193.19MB
查看565.94MB
查看189.96MB
查看392.68MB
查看418.64MB
查看705.63MB
查看371.32MB
查看721.99MB
查看358.71MB
查看
995 永济dh
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率队调研智利市场 探索深化合作新机遇➏
2025-06-30 03:59:46 推荐
825 188****7476
新规推动券商业务变革 研究所短期洗牌加速➓
2025-07-01 21:35:47 不推荐
982 152****1229
理想汽车发布全线产品降价 MEGA降价3万元售52.98万元➗
2025-07-02 16:42:53 推荐
12 3D校车城镇停车
“特供”假酒➚
2025-07-01 0-1:31:18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