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患者,男,52岁,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5年,近7天出现腹胀,呕吐,"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患者,男,52岁,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5年,近7天出现腹胀,呕吐,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
A. 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B.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C. 胃空肠吻合术
D. 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E. 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单选题]对淋病奈瑟菌叙述错误的是
A. 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B. 菌毛为主要致病物质
C. 分离培养用巧克力血琼脂平板
D. 可引起淋病和新生儿脓漏眼
E. 抵抗力强
正确答案 :E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淋病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A对),严格的人体寄生菌,抵抗力弱(E错),不耐干燥和寒冷,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磺胺、青霉素较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淋球病的致病机理复杂,其毒力与菌毛(B对)、荚膜、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的某些成份有关。分离培养用巧克力血琼脂平板(C对),可引起淋病和新生儿脓漏眼(D对)。
[单选题]关于Ⅰ期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不洁性交史
B. 可出现硬下疳
C. 梅毒血清学阴性
D. 有心血管梅毒
E. 外阴表面溃疡,有浆液性渗出
正确答案 :D
解析:心血管梅毒主要侵犯主动脉弓部位,发生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即梅毒性心脏病,发生在三期梅毒。故选D。
[单选题]腹泻患儿重度低渗性脱水扩容应首先选用
A. 2:1等张含钠液
B. 4:3:2(2/3张)混合液
C. 2:3:1(1/2张)混合液
D. 1:4(1/5张)混合液
E. 1:2(1/3张)混合液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因素与传染病的病原体变异无关的是
A.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B. 宿主的遗传因素
C. 机体免疫力
D. 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E. 病原体数量
正确答案 :E
解析:病原体数量和传染病的病原体变异无关,与环境、药物、遗传等有关。
[单选题]男,45岁。5年来每于餐后半小时出现上腹饱胀、疼痛,持续约2个小时后可自行缓解,常有反酸、嗳气、偶有大便颜色发黑。近期行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提示胃窦小弯侧1cm大小壁外龛影,边缘光滑。该患者若手术治疗,常采用的术式是( )
A. 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吻合)
B. 胃大部切除术(毕Ⅰ式吻合)
C.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D. 全胃切除术
E. 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
正确答案 :B
解析:毕Ⅰ术式胃大部切除是将胃的残端直接与十二指肠残端吻合,这种重建方式维持了食物经过十二指肠的正常通路,比较接近正常的生理状态。手术后远期并发症较少,手术操作也比较简单,应作为胃部分切除后首选的重建方式。一般说,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治疗胃溃疡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常由于溃疡周围瘢痕组织多并与邻近脏器粘连或后壁穿透性溃疡等原因切除溃疡肠段比较困难或切除后无足够的十二指肠用于吻合。
[单选题]关于外源性致热原,下列正确的是
A. 分子量较小
B. 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C. 能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D. 其致热原性可被蛋白酶类所破坏
E. 在体内最终由肝、肾灭活和排泄
正确答案 :C
解析:外源性致热原包括各种病原体、炎性渗出物和无菌性坏死组织等,分子量较大,作用于粒细胞(中性和嗜酸性)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后,经过一系列反应,则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当它们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后,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经运动神经使骨骼肌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使产热增加,结果使体温上升。
[单选题]胸部第4~7肋骨容易被折断的主要解剖学原因是
A. 此处肋骨是胸部的显露位置
B. 此处肋骨不是浮肋
C. 缺少肌肉的保护
D. 肋骨长而固定
E. 前端与胸骨成弓形连接,弹性较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胸部第4~7肋骨位于胸壁的显露部位,而且覆盖肌肉少,这些只是引起骨折的次要原因,并非主要原因。根据整体胸廓肋骨的解剖特点,第1~3肋骨较短,且有锁骨、肩胛骨和肌肉的保护,较少发生骨折。第4~7肋骨长而固定,最易折断。第8~10肋虽长,但前端与胸骨成弓形连接,弹性较大,不易折断。第11和12肋是前端游离的浮肋,不易折断。
[单选题]骨折的专有体征是
A. 畸形
B. 疼痛与压痛
C. 局部肿胀
D. 功能障碍
E. 血运不良
正确答案 :A
解析:此题是有关骨折局部表现中专有体征和其他表现的区分问题。三种专有体征只要表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骨折。而只有选项A-畸形属骨折专有体征。另一选项D-功能障碍也有多人选择,它虽可见于骨折,但也可见于软组织伤及炎症。
[单选题]女,21岁,左胫骨下段横行骨折,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后复查X线片,符合功能复位的是:
A. 断端旋转5°
B. 断端重叠2cm
C. 骨折向外侧成角5°
D. 断端分离1cm
E. 骨折向前方成角5°
正确答案 :E
解析:功能复位的标准: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复位,②缩移位成人下肢不超过1cm儿童在2cm以内(此病人重叠2cm相当于缩2cm)③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向前或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必须完全复位。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壁旋转功能。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骨后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