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藏药中六味的是
A. 涩
B. 苦
C. 淡
D. 甘
E. 酸
2. [单选题]处方书写鳖甲应付
A. 麸炒品
B. 煅制品
C. 烫制品
D. 清炒品
E. 炭制品
3. [单选题]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是
A. 商代前
B. 春秋战国至宋代
C. 金元明时期
D. 清代
E. 现代
4. [单选题]党参来源于
A. 桔梗科
B. 木兰科
C. 五加科
D. 毛茛科
E. 蔷薇科
5. [单选题]尤宜于热结痰盛之咽喉肿痛的药物是
A. 败酱草
B. 薄荷
C. 大血藤
D. 蝉蜕
E. 射干
6. [单选题]需在临睡前服用的安神剂是( )。
A. 柏子养心丸(片)
B. 养血安神丸(片、糖浆)
C. 枣仁安神液(颗粒、胶囊)
D. 解郁安神颗粒
E. 朱砂安神丸
7. [单选题]浸出物的含量测定,常用于哪类药材的质量控制
A. 易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高的药材
B. 挥发油含量较高的药材
C. 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已经清楚的药材
D. 化学成分或主要组分的性质已经清楚的药材
E. 有效成分还不明确或尚无确切定量方法的药材
8. [单选题]狗皮膏除祛风散寒外,又能
A. 散结止痛
B. 息风止痛
C. 清热止痛
D. 活血止痛
E. 接骨止痛
9. [单选题]因含有剧毒的马钱子粉而不能过量或持久服用的成药是( )。
A. 七厘散
B. 跌打丸
C. 接骨丸
D. 舒筋活血片
E. 接骨七厘片
10. [多选题]如意金黄散外用治疗漫肿无头时可用作调敷的辅料有
A. 清茶
B. 醋
C. 葱酒
D. 植物油
E. 蜂蜜
1.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藏药六味的掌握。藏药六味指甘、酸、咸、苦、辛、涩。
2.正确答案 :C
解析: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烫制品,如龟甲、鳖甲、穿山甲等。
3.正确答案 :B
解析: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中药炮制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公元1280年至1644年)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现代(1912年以后)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答案选B
4.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是科的水平上考查党参的来源,党参来源于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常见来源于桔梗科植物的根类药材还有桔梗、南沙参等。
5.正确答案 :E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治疗热结痰盛之咽喉肿痛关键在于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故需要分析各个药物的功效。败酱草,能清热解毒,用于肠痈腹痛、肺痈疮毒;亦能活血止痛,用于产后淤阻腹痛。薄荷,能疏风散热、清利头目、利咽喉、透疹毒、疏肝解郁。大血藤,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蝉蜕,能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射干,能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对热结痰盛之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故本题选E。
6.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安神剂--枣仁安神液(颗粒、胶囊)的用法用量"。(1)柏子养心丸(片)的用法用量:口服。丸剂: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片剂:一次3~4片,一日2次。(2)养血安神丸(片、糖浆)的用法用量:口服。丸剂:一次6g,一日3次。片剂:一次5片,一日3次。糖浆剂:一次18mL,一日3次;或遵医嘱。(3)枣仁安神液(颗粒、胶囊)的用法用量:口服。口服液:一次10~20mL,一日1次,临睡前服。颗粒剂:开水冲化,一次5g,临睡前服。胶囊剂:一次5粒,临睡前服。(4)解郁安神颗粒的用法用量:口服。开水冲化,一次1袋,一日2次。(5)朱砂安神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丸剂: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l丸;片剂:一次4~5片;一日1~2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7.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控制中的浸出物测定。对某些有效成分还不明确或尚无确切定量方法的药材,为了更全面地控制中药的质量,一般可根据该中药已知化学成分的类别,选用适宜溶剂为溶媒,测定中药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用以控制中药的质量。
8.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狗皮膏的功能主治。狗皮膏主要是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湿邪气、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
9.正确答案 :C
解析:接骨丸的注意事项:本品所含马钱子粉有大毒,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禁用。骨折、脱臼者应先复位后再用本品治疗。切勿过量或持久服用。
10.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ABCDE本题考查外科常用中成药如意金黄散的用法。如意金黄散用法为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j3ez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