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有消食健胃、回乳消胀功效的药物是
A. 神曲
B. 王不留行
C. 鸡内金
D. 谷芽
E. 麦芽
2. [单选题]关于开窍剂的运用,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于窍闭神昏之实证
B. 用于阳明腑实证见有神昏谵语
C. 可以长期服用
D. 加热煎煮服
E. 用于汗出肢冷,气微遗尿,口开目合之神志昏迷证
3. [单选题]沉香火试的特征是
A. 有浓烟及香气,并有爆鸣声
B. 有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油状物渗出
C. 有强烈蒜臭气,并有火焰
D. 有浓烟,并有火光
E. 燃烧时气浓香,并有油状物渗出
4. [单选题]乌梅在二陈汤中的主要作用是
A. 涩肠
B. 生津
C. 敛肺
D. 安蛔
E. 降气
5. [单选题]下列归属于五行之"水"的是
A. 筋
B. 脉
C. 肉
D. 皮
E. 骨
6.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至宝丹主证临床表现的是
A. 神昏谵语
B. 身热
C. 烦躁
D. 惊厥
E. 脉迟
7. [单选题]毒性药品处方调配时
A. 处方一次有效,由患者保存处方
B. 对处方做出明显标记,以利患者再次使用
C. 处方二次有效,取药后调配部门保存1年备查
D. 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调配部门保存2年备查
E. 可不凭处方零售,但应向患者说明注意点
8. [单选题]下列方剂组成中含有甘草的是
A. 暖肝煎
B. 一贯煎
C. 消风散
D. 桑杏汤
E. 真武汤
9. [单选题]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不包括
A. 用药指征明确
B. 违反禁忌证
C. 给药剂量过大
D. 合并用药过多
E. 给药方法不当
10. [单选题]自然铜药材是
A. 矿物学上的自然铜
B. 含铜的矿物
C. 主含二硫化铁的黄铁矿
D. 三氧化二铁
E. 四氧化三铁
1.正确答案 :E
解析:神曲、麦芽、均能消食化积、开胃和中,治饮食积滞或脾虚食少、消化不良等。其中,神曲性温而偏燥,消食力最强,凡食积较重或兼寒者宜用;神曲甘温理中,主消食积,兼行滞气,或云还兼发表,治外感表证兼食积者尤宜。麦芽性平,消食力次之,能促进淀粉类食物消化,尤宜高淀粉之食积证;麦芽大量用又能回乳,用于断乳及乳房胀痛;生用又能疏肝,治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谷芽则专事消食健胃,不具他功。王不留行苦泄散,平偏凉,行散通利,入肝、胃经。善活血通经,治经产血瘀诸证宜择。能下乳消肿,治乳汁不下及乳痈常用。兼利尿通淋,治淋证涩痛可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即有消食健胃、回乳消胀功效的药物为麦芽。
2.正确答案 :A
解析:开窍剂的运用,首先应辨别虚实,如邪盛气实而见口噤,两手握固,脉象有力者,可用开窍剂;对于汗出肢冷,气微遗尿,口开目合的脱证,即使神志昏迷,也不宜使用。其次,阳明腑实证见神昏谵语者,治宜寒下之法,亦不宜应用开窍剂。开窍剂中的芳香开窍药物,善于辛散走窜,久服则易伤元气,故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本类方剂多制成丸、散剂或注射剂,不宜加热煎煮,以免药效挥发,影响疗效。
3.正确答案 :B
解析:沉香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故此题应选B。
4.正确答案 :C
解析: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证。方中乌梅收敛肺气,合半夏、橘红散中有收。
5.正确答案 :E
6.正确答案 :E
解析:至宝丹为凉开剂,主治热闭心包证,至宝丹的脉证为脉滑数。
7.正确答案 :D
解析:《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九条 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国营药店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凭盖有医生所在的医疗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8.正确答案 :C
解析:消风散,中医方剂名。为治风剂,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之功效。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故此题应选C。
9.正确答案 :A
10.正确答案 :C
解析:自然铜药材是主含二硫化铁。亦有铜、镍、钡等多种金属混入。实验表明,口服含有自然铜的接骨丹,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地区的井水中加入自然铜,可起到预防作用。自然铜在试管中对多种病原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作用。故此题应选B。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j9dq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