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职称冲刺密卷答案+解析(P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 ( )
A. IL-4
B. IL-12
C. IL-15
D. IFN
E. CSF
2. [多选题]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RBC在低渗盐水中逐渐胀大溶血
B. RBC的厚度愈大表面积与体积比就愈大
C. RBC的脆性愈大抵抗力就愈小
D. RBC的抵抗力愈大渗透脆性愈小
E. RBC表面积与体积比与RBC抵抗力无关
3. [多选题]影响血标本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A. 生理
B. 饮食
C. 药物
D. 溶血
E. 湿度
4. [多选题]色谱法可按操作方式和固定相的固定方式分类,除柱色谱法以外,还有
A. 毛细管色谱
B. 纸色谱
C. 排阻色谱
D. 薄层色谱
E. 亲和色谱
5. [多选题]下列对广州管圆线虫描述正确的是( )
A. 成虫线状,前端略细,角皮光滑透明,具微细环状横纹
B. 虫卵无色透明,椭圆形,卵内可含单细胞至幼虫的各个发育阶段
C. 成虫寄生于多种鼠类的肺动脉内
D. 人主要因生食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而受感染
E. 宿主感染后常会使中枢神经受累
6. [多选题]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有
A. 生长抑素
B. 前列腺素
C. 组胺
D. 乙酰胆碱
E. 促胰液素
7. [多选题]以下关于实验室所提供的服务的陈述,哪些陈述正确( )
A. 实验室的服务宗旨是以对患者伤害最小的方式,及时、准确地提供临床所需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B. 实验室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患者
C. 实验室的服务范围在逐步扩大
D. 实验室的服务仅仅是提供一个定量或定性的检验报告
E. 检验项目的选择和检验结果的解释也是实验室所应提供的服务
8. [多选题]关于低温保存细菌正确的是 ( )
A. 低温保存细菌时,温度必须迅速降低,否则细菌会死亡
B. 冷冻时加入甘油、血清、牛奶等保护剂可使细菌存活量增加
C. 反复冻融可使大部分细菌死亡
D. 目前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冷冻真空干燥法
E. 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干去尽水分,可避免解冻时损伤细菌
9. [多选题]下列关于补体结合试验的正式试验中参与反应成分的效价,说法正确的是 ( )
A. 抗原一般用2~4个单位
B. 抗体采用4个单位
C. 补体使用2个实用单位
D. 溶血素应用2个单位
E. SRBC的浓度为2%~5%
10. [多选题]血液常规检验的标本存在影响因素时,需对仪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判定并予以纠正,这些影响因素包括
A. 疟原虫
B. 有核红细胞
C. 网织红细胞
D. 血小板聚集
E. 巨大血小板
11. [多选题]VitK依赖的凝血因子有 ( )
A. 因子Ⅱ
B. 因子Ⅴ
C. 因子Ⅶ
D. 因子Ⅸ
E. 因子Ⅹ
12. [多选题]尿亚硝酸盐试验阳性的细菌有
A. 大肠埃希菌
B. 变形杆菌
C. 肺炎链球菌
D. 克雷伯杆菌
E. 真菌
13. [多选题]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有
A. 体内铁的贮存量减少时,吸收量增加
B. 胃肠道分泌的内因子
C. 药物的影响
D. 食物组成
E. 肠道寄生虫病
14. [多选题]底物启动模式与样品启动模式测定酶活性,叙述正确的是
A. 底物启动模式可以消除部分干扰物
B. IFCC推荐法测定AST采用底物启动模式
C. 样品启动模式不能消除某些干扰物
D. 底物启动模式要求两个试剂以上
E. IFCC推荐法测定ALT采用底物启动模式
15. [多选题]实验室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的目的包括
A. 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
B. 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
C. 确保其持续的有效性
D. 对患者医疗的支持
E. 实验室在评比中能取得好成绩
16. [多选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是
A. 实验前因素
B. 实验中因素
C. 实验后因素
D. 设备条件
E. 技术条件
17. [多选题]与移植排斥反应相关的细胞有
A. CTL
B. Th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黏膜细胞
E. 内皮细胞
18. [多选题]血清CEA升高,可见于
A. 结肠癌
B. 胃癌
C. 胰腺癌
D. 肺癌
E. 皮肤鳞状细胞癌
19. [多选题]临床化学检验设备故障修复后,应首先分析故障原因,如果设备故障影响了分析性能,应通过下列哪些方式进行相关的检测验证
A. 校准的项目实施校准验证,必要时实施校准
B. 质控物检测结果在允许范围内
C. 与其他仪器的检测结果比较,偏差符合要求
D. 使用留样再测结果进行判断,偏差符合要求
E. 维修人员的维修报告
20. [多选题]利用A0N(患者结果均值法)质量控制方法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参数或统计量( )
A. 患者标本数据的均值
B. 患者标本测定结果的总体标准差
C. 分析标准差
D. 计算患者标本均数的标本量
E. 控制界限确定的假失控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