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男,40岁。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疼痛6年。疼痛多发生在餐后约6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21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男,40岁。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疼痛6年。疼痛多发生在餐后约60"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男,40岁。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疼痛6年。疼痛多发生在餐后约60分钟,1~2小时后逐渐缓解。查体: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胃小弯侧1.5cm壁外龛影,大弯侧有痉挛性切迹。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胃憩室
B. 胃炎
C. 胃溃疡
D. 胃癌
E. 胃平滑肌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脑干损伤的特征性表现是

A. 中枢性高热
B. 瞳孔不等大
C. 深度昏迷
D. 去大脑强直
E. 生命功能紊乱

正确答案 :D

解析:受伤当时立即昏迷,昏迷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瞳孔不等,极度缩小或大小多变,对光反应无常。眼球位置不正或同向凝视。出现病理反射、肌张力增高、中枢性瘫痪等锥体束征以及去大脑强直等。累及延髓,则出现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四肢伸直、肌张力增高或角弓反张,提示中脑功能受损。故选D。


[单选题]各型各期休克的共同点是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尿量减少
D. 脉压正常
E.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正确答案 :E

解析:各型各期休克,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以不同,有差异,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基本相同,均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组织灌注不足,使细胞代谢紊乱,炎症介质产生,多数中心静脉压和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脉压明显缩小多为休克失代偿的结果,但早期机体可代偿时不一定有此变化,甚至可无变化,心源性休克中心静脉压可升高。


[单选题]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常见的病因是

A. 营养因素
B. 物理因素
C. 病毒感染
D. 细菌感染
E. 药物及化学物质

正确答案 :E

解析: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包括化学因素(药物及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如放射性物质)及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以化学因素最为常见,故选E。


[单选题]艾滋病患者肺部最常见的机会感染的病原体是

A. 念珠菌
B. 隐球菌
C. 衣原体
D. 肺孢子菌
E. 弓形虫

正确答案 :D

解析: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个器官出现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虫病引起的肺部感染及罕见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最后致死亡。


[单选题]葡萄胎清除后随访时间至少为

A. 半年
B. 1年
C. 1年半
D. 2年
E. 3年

正确答案 :D

解析:葡萄胎排出后,仍有恶变的可能,故应定期随诊,至少2年。故选D。


[单选题]女,60岁。肾病综合征,肾活检免疫荧光为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颗粒状沉积,光镜下仅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其病理诊断应为

A. 微小病变肾病
B.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C. 系膜增生性肾炎
D. 膜增生性肾炎
E. 膜性肾病

正确答案 :E

解析: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病变特点是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质增多,IgG、C3沉积于细膜区。②膜增生性肾炎表现为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IgG、C3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③膜性肾病的病变特点是基底膜增厚,IgG、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


[单选题]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腺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

A. 甲状腺
B. 食管
C. 乳腺
D. 肝
E. 胃

正确答案 :E

解析:胃癌的转移途径以淋巴转移和直接蔓延为主。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扩散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结。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故本题答案为E。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je4prn.html
  • 下一篇:女,55岁。间断腹泻5年,黏液脓血便3~4次/天,伴左下腹部疼痛, 欲坐起。查体:BP100/70mmHg,不可能出现的是左室流出道狭窄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瓣脱垂 急性心包炎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肛门不适、瘙痒 肛门剧痛 出血和脱出 便秘、疼痛和出血# 肛门脓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