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风湿学高级职称(副高)真题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A6),更多风湿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喘证的治疗原则包括( )
A. 宣肺祛邪
B. 化痰降逆
C. 开郁降气平喘
D. 补益肺气
E. 补肾纳气
2. [单选题]女性,33岁。发热,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皮肤黄染1周入院。2月前曾因溃疡病出血输血200ml。淋巴结活检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本例黄疸病因下列何种可能性最小
A. 溶血性黄疸
B. 肝门淋巴结肿大压迫胆总管
C. 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
D. 肝内淋巴瘤浸润
E. 输血性肝炎
3. [单选题]急性髓性白血病不常选用的化疗药物是
A. 阿糖胞苷
B. 柔红霉素
C. 三尖杉酯碱
D. 米托蒽醌
E. 左旋门冬酰胺酶
4. [单选题]ITP出血的特点为
A. 分批出现大小不等、高出皮面的瘀点
B. 损伤后迟发出血
C. 常见有深部血肿
D. 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多见
E. 常见有关节出血
5. [单选题]紧脉的主病为( )
A. 寒、痛、宿食
B. 宿食、瘀血
C. 表证、瘀血、痰饮
D. 寒、痛、痰饮
E. 寒、痛
6.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双膝关节及踝关节肿痛10天,发病前3周有腹泻病史。血清RF阴性,受累关节X线无明显改变,最可能的诊断
A. 风湿性关节炎
B. 骨关节炎
C. 反应性关节炎
D. 类风湿关节炎
E. 感染性关节炎
7.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反复口腔溃疡,乏力,口干,间断心悸,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24小时尿蛋白0.5g,抗核抗体阳性,可能的诊断为
A. 干燥综合征
B. 系统性硬化症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混合结缔组织病
8. [单选题]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肾脏损害,不正确的是
A. 常见明显的低钙血症
B. 轻链蛋白尿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最初表现
C. 非轻链蛋白尿提示淀粉样物质在肾小球内沉积
D. 本周蛋白可引起进行性肾衰
E.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与高黏滞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有关
9. [单选题]G-6-PD缺乏病
A. 遗传性红细胞膜结构异常
B. 遗传性红细胞内酶缺陷
C. 获得性红细胞表面CPI锚连膜蛋白缺陷
D. 遗传性珠蛋白肽链量异常
E. 遗传性珠蛋白肽分子结构异常
10. [单选题]除下列哪一种外,其他均可引起红斑狼疮现象的药物有( )
A. 异烟肼
B. 肼苯哒嗪
C. 苯妥英钠
D. 强的松
E. 青霉素
11. [单选题]洋地黄的绝对禁忌证为
A. 右心衰竭
B. 舒张性心力衰竭
C. 无症状心力衰竭
D. 单纯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
E. 已用β受体阻滞剂者
12. [单选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最先表现是
A. 尿比重固定为1.010
B. 夜尿增多
C. 尿蛋白(++)
D. 尿少量红细胞
E. 血尿素氮升高
13. [单选题]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
A.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药物选择
B. 当无或仅有轻微肾脏病临床症状,组织学损伤为Ⅰ、Ⅱ型时,只使用少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0.5mg/kg)控制肾外表现即可
C. 当有显著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时,尤其是Ⅲ、Ⅳ及Ⅴ型狼疮性肾炎应使用较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1~1.5mg/kg),可与免疫抑制剂CTX合用
D. 地塞米松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首选药物
E. 若近期内有肾功能迅速恶化者,活动性Ⅳ型狼疮性肾炎,则应以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同时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14. [单选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为
A. 无明显症状
B. 疼痛是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
C. 桡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D. 椎体骨折危害最大
E. 肋骨骨折可引起驼背和身材变矮
15. [单选题]肝郁气滞缺乳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A. 产后乳少,甚或全无
B. 乳房柔软,无胀痛感
C. 胸胁胀痛,纳差
D. 乳汁浓稠
E. 舌苔薄黄,脉弦数
16. [多选题]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
A. 部位固定
B. 冷痛
C. 刺痛
D. 胀痛
E. 夜间痛甚
17. [单选题]与眩晕证有关的主要脏腑是( )
A. 肺、脾、肾
B. 心、肝、肾
C. 肝、脾、肾
D. 肺、胃、肾
E. 心、脾、肾
18. [多选题]苔白腻的主病是( )
A. 痰湿停聚
B. 脾胃气虚
C. 寒湿
D. 暑湿
E. 湿温
19. [单选题]患者女性,7岁,发现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粗糙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第二心音亢进分裂。该患者最可能为
A. 房间隔缺损
B. 室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二尖瓣狭窄
E. 二尖瓣关闭不全
20. [单选题]常伴皮肤瘙痒的肝硬化是
A. 小结节性肝硬化
B. 大结节性肝硬化
C. 淤血性肝硬化
D.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E. 日本血吸虫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