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副高考试宝典小儿内科医学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单选题解析(A5),更多小儿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8个月的婴儿,头围38cm,前囟已闭,体重7.0kg,身长68cm,能抬头,不会坐,可考虑的诊断为
A. 营养不良
B. 佝偻病
C.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D. 头小畸形
E. 脑性瘫痪
2.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染色体畸变的常见原因 ( )
A. 病毒感染
B. 遗传因素
C. 放射线
D. 细菌感染
E. 母亲年龄过大
3. [单选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新生儿肺炎
B. 新生儿窒息
C. 新生儿呼吸暂停
D. 低血糖症
E. 以上都不对
4. [单选题]患儿,1岁,生后未接种卡介苗,平素体弱。近1个月咳嗽,食欲缺乏,午后微热,体温37.8℃,肺部听诊呼吸音粗,无水泡音。为确诊应首选哪种检查
A. 全血常规
B. 肺部CT
C. 红细胞沉降率
D. 血清病毒抗体测定
E. 结核菌素试验
5. [单选题]关于转氨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肝硬化患者如有转氨酶异常以AST>ALT居多
B. 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期ALT可轻度升高
C.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明显升高
D. 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指标是ALT升高
E. ALT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最敏感的指标
6. [多选题]苯丙酮尿症的临床特点是 ( )
A. 毛发、皮肤色泽变浅
B. 智力发育落后
C. 惊厥
D. 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
E. 肌张力增高
7.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小儿伤寒的特点
A. 起病急,消化道症状较明显
B. 肝脾肿大较明显
C.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减少,甚至增加
D. 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较多
E. 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较多
8. [单选题]关于血清氨基转移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受损时活性迅速增加
B. AST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
C. ALT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
D. 重症肝炎时,AST>ALT
E. ALT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高于AST
9. [单选题]正常成人心电图,错误的是
A. P波时限<0.12s
B. ST段任何导联上抬均<0.1mV
C. 0RS波群0.06~0.10s
D. Q-T间期0.60s
E. P-RI间期0.12~0.20s
10. [单选题]4个月婴儿,疑似患脑膜炎,已住院。下列哪一项是本例腰穿的禁忌证
A. 未被纠正出血倾向
B. 2天前做过腰穿
C. 前囟膨隆
D. 病人极不合作
E. 患儿父母不同意
11.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窒息时用复苏气囊加压给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面罩应罩住整个面部,包括口鼻及下颌
B. 加压给氧频率应在40~60次/min
C. 吸呼比1:2
D. 加压给氧时,应见到患儿胸廓起伏
E. 加压给氧2分钟以上者,需插胃管
12. [单选题]5个月患儿,在外院拟诊为小儿腹泻、中度脱水,经补液后脱水征消失,但突然出现呼吸变浅,反应差,腹胀而转来院。体格检查:体温37℃,心率140次/分,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前囟平,皮肤弹性尚可,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1~2次/分,膝反射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败血症
B. 重症肌无力
C. 中毒性心肌炎
D. 中毒性肠麻痹
E. 低钾血症
13. [多选题]诊断干燥综合征时应除外
A. 颈、头面部放疗史
B.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C. AIDS
D. 淋巴瘤
E. 结节病
14. [多选题]麝香的功效是( )
A. 开窍
B. 理气
C. 活血散结
D. 安神
E. 止痛
15. [多选题]结核性脑膜炎晚期可有以下哪组临床表现 ( )
A. 头痛、呕吐、昏迷
B. 性情改变、易哭、易怒
C. 角弓反张或去大脑强直
D. 便秘、舟状腹
E. 水、盐代谢紊乱
16. [单选题]哪项不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方法
A. 血培养
B. 胃窦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
C. 13C尿素呼吸试验
D. 胃窦黏膜组织切片银染色法查菌
E. 粪便HP抗原检测、
17. [单选题]足月,剖宫产,生后呼吸困难,鼻扇,口周较青,双肺有细小水泡音,经吸氧、抗感染等治疗,第二天明显好转,该患儿可能是 ( )
A. 胎粪吸入综合征
B. 新生儿肺炎
C. 肺透明膜病
D. 湿肺
E. 先心病
18. [单选题]麻疹病人解除隔离的指标是
A. 隔离至热退
B. 皮疹完全消退后
C. 出疹后5天
D. 出疹后10~14天
E. 出疹后3~4天
19. [单选题]患儿,男,3天。生后即出现全身发绀;心前区可闻及单一响亮的第二心音;心脏前后位X线摄片示肺动脉影略凹陷,心影呈"蛋形"。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房间隔缺损
B. 室间隔缺损
C.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D. 法洛四联症
E. 肺动脉瓣狭窄
20.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首选药物是 ( )
A. 环磷酰胺
B. 雷公滕多甙
C. 潘生丁
D. 吲哚美辛
E. 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