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疼痛副高职称在线题库在线组卷(U2),更多疼痛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
A. 足阳明经
B. 足太阳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少阳经
E. 手阳明经
2. [单选题]对于一部分患者,硬膜外镇痛会伴随着()
A. 更长的带管时间
B. 更短的ICU停留时间
C. 外科手术后呼吸衰竭
D. 若镇痛治疗在外科手术前开始,则术后镇痛效果不佳
E. 以上都不对
3. [单选题]星状神经节位于()
A. C6-C7
B. C7-T1
C. C5-C7
D. C5-C6
E. T1-T2
4. [单选题]关于盘源性下腰痛,以下错误的是()
A. 相比平躺,站立或直着背坐,前屈坐位时椎间盘内压力更大
B. 常常通过椎间盘造影术确诊
C. 由于下位腰椎间盘更靠近脊椎尾部,更易发生椎间盘退行性疾病(DDD)
D. 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有遗传倾向
E. 椎间盘盘内注射类固醇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5. [单选题]某患者被认为需要植入性阿片药物泵,基于当前的循证学回顾,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A. 不良反应比口服阿片类药物低
B. 返回工作,并可增加休闲活动
C. 减少疼痛和抑郁
D. 改善有氧代谢,减少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
A. 10cm的区域
B. 15cm的区域
C. 20cm的区域
D. 25cm的区域
E. 30cm的区域
7. [单选题]有约束骨骼作用,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是( )
A. 经别
B. 经筋
C. 皮部
D. 经脉
E. 别络
8. [多选题]神经性疼痛的特点是()
A. 神经缺失部分出现疼痛
B. 阿片类药物效果好
C. 无疼痛刺激时也出现疼痛
D. Tinel征(下叩击征)缺失
9. [多选题]内源性阿片肽对疼痛的感知和调节有着重要作用。包括()
A. 亮氨酸脑啡肽
B. 强啡肽
C. 蛋氨酸脑啡肽
D. 痛敏肽
10. [单选题]关于慢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不正确的是()
A. 卵巢、子宫直肠凹、输卵管和肠管表面是功能性内膜组织最常种植的部位
B. 内膜组织通过倒经、经淋巴扩散以及血行扩散都被认为与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相关
C. 疼痛仅在经期出现
D. 肉眼发现特征性的病变组织即可明确诊断,而不需要强制性的组织学确认
E. 醋酸亮丙瑞林(Lupron)可能对慢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有治疗作用
11. [单选题]关于脊髓电刺激的成本-效益,以下最准确的是()
A. 没有人对脊髓电刺激的成本-效益进行过探讨,而且没有相关文献的报道
B. 文献得出统一且明确的结论,脊髓电刺激的成本与效益不符
C. 尽管文献报道的结论不一,但是专家一致认为脊髓电刺激的成本与效益不符
D. 尽管文献报道的结论不一,但是专家一致认为对某些适应证来说,脊髓电刺激的成本与效益相符
E. 所有文献均认为脊髓电刺激的成本与效益相符
12. [单选题]芬太尼禁用于
A. 高血压病患者
B. 糖尿病患者
C. 胃溃疡患者
D. 支气管哮喘和重症肌无力患者
E. 肝癌患者
13. [单选题]下列关于乳房切除术后神经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常神经瘤是显而易见的
B. 神经瘤的形成与乳房切除有关,通常与外乳房肿瘤切除无关
C. 神经瘤最有可能是瘢痕疼痛的原因
D. 肋间神经瘤不考虑切除
E. 以上都不是
14. [多选题]属清热剂的方剂是( )
A. 白虎汤
B. 犀角地黄汤
C. 白头翁汤
D. 龙胆泻肝汤
E. 小柴胡汤
15. [单选题]舌体瘦薄、舌色淡白,说明( )
A. 阴亏
B. 伤津
C. 气血两虚
D. 阳虚
E. 寒湿
16. [单选题]一些裁肢者的残肢对压力和反复性刺激异常敏感,这可引发幻肢痛。对人类来说,以下正确的是()
A. 给予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可减轻该症状
B. 只有停止刺激才能减轻症状
C. 这可以归因于脊髓神经元的总的兴奋性,这其中,仅有C纤维可以进入次级痛觉信号的神经元内
D. 脊髓背角感受性增强可能是由甘氨酸和羟色胺所介导的
E. 以上都对
17. [多选题]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
A. 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 加强五脏六腑间的联系
C. 与肝、肾、脑、髓关系密切
D.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E. 统率全身经脉
18. [多选题]以下哪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肽()
A. P物质
B. 生长抑素
C. 神经激肽A
D. 强啡肽
19. [单选题]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面部的循行过眼、耳、口、鼻、咽喉等五种器官中的( )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D. 四种
E. 五种
20. [单选题]麻醉前用药中,对心率影响最小的抗胆碱药是
A. 阿托品
B. 格隆溴铵
C. 东楚菪碱
D. 戊乙奎醚
E. 山莨菪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