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妇科正高医学职称笔试考试试题(U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28   [手机版]    

中医妇科正高医学职称笔试考试试题(U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妇科正高医学职称笔试考试试题(U0),更多中医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生化汤与桃红四物汤都有的药物是

A. 当归
B. 甘草
C. 川芎
D. 桃仁
E. 芍药


2.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A. 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 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 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3. [多选题]《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中当归芍药散的功效有( )

A. 暖宫安胎
B. 养血疏肝
C. 健脾利湿
D. 散饮止呕
E. 清热除湿


4. [多选题]可见消渴的证候是

A. 太阳蓄水证
B. 阳明胃热弥漫证
C. 太阳表证
D. 太阳蓄血证
E. 厥阴病提纲证


5. [单选题]根据原文下列诸项,哪一项在栀子豉汤证中可能出现

A. 心下痞硬
B. 噫气不除
C. 手足自温
D. 气上冲胸
E. 以上都不出现


6. [多选题]《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根据病因,将黄疸分为哪几类

A. 谷疸
B. 酒疸
C. 女劳疸
D. 黑疸
E. 黄家


7. [单选题]某男,35岁。口渴饮水无度,饮一溲一,舌苔薄白,治以五苓散。其治法的理论基础源于

A.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B.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C.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D. 肺之通调水道
E. 以上都不是


8. [多选题]《金匮要略》肾气丸所体现的治则是( )

A. 益气之虚以生血
B. 补阴之虚以生气
C. 养血之虚以润燥
D. 助阳之弱以化水
E. 补益气血调和营卫


9. [多选题]暑瘵的临床表现有( )

A. 骨蒸潮热
B. 咳嗽气喘
C. 盗汗
D. 发病较缓
E. 骤然咯血


10. [多选题]有面色赤的汤证是( )

A. 白通汤证
B. 通脉四逆汤证
C. 四逆汤证
D. 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E. 四逆散证


11. [多选题]牡丹皮主治的病证是

A. 温毒发斑,血热衄血
B. 血滞经闭,痛经
C. 痈肿疮毒
D. 夜热早凉,无汗骨蒸
E. 湿热泻痢


12. [单选题]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喜怒不节"所伤的部位是

A. 上部
B. 下部
C. 五脏
D. 经脉
E. 络脉


13. [多选题]既有血虚证又有血瘀证的产后病有

A. 产后发热
B. 产后身痛
C. 产后乳汁自出
D. 缺乳
E. 产后血劳


14. [多选题]闭经虚证的证型有

A. 脾肾阳虚
B. 气血虚弱
C. 阴虚血燥
D. 脾气虚弱
E. 肾气亏虚


15. [单选题]《素问·经脉别论》所言的肺通调水道理论,对治疗水肿病的方法有重要启迪的是

A. 温阳利水
B. 攻逐水饮
C. 渗淡利水
D. 提壶揭盖
E. 以上均是


16. [多选题]据《素问·评热病论》,下列哪些属于“阴阳交”的症状

A. 汗出辄复热
B. 烦满不解
C. 狂言
D. 不能食
E. 强上冥视


17. [多选题]能用治阳痿证的药物是

A. 附子
B. 干姜
C. 肉桂
D. 吴茱萸
E. 丁香


18. [单选题]《金匮要略》养胎方法虽多,但总的精神是

A. 养血安胎
B. 补气安胎
C. 扶阳安胎
D. 益阴安胎
E. 祛邪安胎


19. [多选题]苍术主治的病证是

A. 湿阻中焦证
B. 风寒湿痹
C. 风寒夹湿表证
D. 夜盲及眼目干涩
E. 腹胀便秘


20. [多选题]下列方剂中,可用来治疗月经先期的是( )

A. 补中益气汤
B. 清经散
C. 两地汤
D. 丹栀逍遥散
E. 四君子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jrpg7k.html
  • 下一篇:正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医学职称历年真题试卷(U0) 腹中寒,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身热口渴及消渴证# 心气虚之心悸,解后,噫气不除者 胁下硬满,往来寒热面# 唇四白 发 毛 皮卫分病变 营分病变# 气分病变 血分病变# 中焦病变偏沮# 痤痱# 偏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