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妇产科学副高高级职称2024冲刺密卷答案+专家解析(Y3),更多妇产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子宫位置描写中,“屈”指( )
A. 与宫颈的关系
B. 与耻骨关系
C. 与尾骨关系
D. 与盆壁关系
E. 与腹壁关系
2. [单选题]关于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分娩期处理,正确的是
A. 除有产科指征外,不需作剖宫产术
B. 宫口开全要防止产妇用力屏气
C. 忌用吗啡
D. 无感染征象,不需使用抗生素
E. 肌注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
3. [单选题]关于正常产褥,下列哪项正确
A. 宫颈外形约于产后3天恢复至未孕状态
B. 于产后2周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
C. 于产后10天,腹部检查扪不到子宫底
D. 于产后4周,除胎盘附着处外,子宫腔表面均有新生的宫内膜修复
E. 子宫体恢复到非孕大小时需4周
4. [单选题]关于淋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淋病的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大剂量一次治愈
B. 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多西环素、淋得治等
C. 淋球菌性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经药物治疗3天病情不改善应手术治疗
D. 孕妇感染淋病对胎儿危害极大,而且妊娠期用药对胎儿不利,应终止妊娠
E. 重型淋菌性盆腔炎应用水剂青霉素,头孢他林加庆大霉素、甲硝唑
5. [单选题]子宫纵轴与阴道纵轴间一般呈几度角( )
A. 100°~110°
B. 60°~70°
C. 80°~90°
D. 90°~100°
E. 30°~40°
6. [多选题]诊断肩难产的要点包括
A. 胎儿劾部紧压会阴
B. 双肩径位于骨盆入口上方
C. 双肩径位于骨盆出口处
D. 胎肩娩出受阻
E. 胎头娩出后胎颈回缩
7. [单选题]关于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叙述错误的是
A. 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
B. 病原体传播通常是通过成人间的间接传播
C.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脓性
D. 检查时一定排除阴道异物史
E. 可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或吸管将抗生素溶液滴入阴道治疗
8. [单选题]某初产妇,剖宫产后第9天,母乳喂养,双乳不胀,新生儿吸吮双乳后仍哭闹不安而加代乳品,对该产妇下列处理哪项是不恰当的
A. 增加新生儿吸吮次数
B. 增加睡眠时间
C. “催乳饮”催乳
D. 调节饮食
E. 用吸奶器吸乳
9. [单选题]持续性枕后位不能引起
A. 腹壁明显扪清胎体
B. 胎头俯屈不良
C. 产妇过早使用腹压
D. 第二产程延长
E. 脐绕颈
10. [单选题]成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舌下温度正常范围是
A. 36~37℃
B. 36.3~37.2℃
C. 36.6~37.7℃
D. 36.2~37.3℃
E. 36.5~37.7℃
11. [单选题]引起腹泻伴重度失水的疾病是
A. 霍乱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吸收不良综合征
E. 溃疡性结肠炎
12. [单选题]28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史5年。平时不用药,登三楼无明显不适。孕5月起活动时常有轻度心慌、气促。现孕38周,因心悸、咳嗽,夜间不能平卧,心功能Ⅲ级而急诊入院。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最佳的答案是
A. 积极控制心衰后终止妊娠
B. 积极控制心衰,同时行剖宫产术
C. 积极控制心衰,同时行引产术
D. 适量应用抗生素后继续妊娠
E. 纠正心功能,等待自然临产
13. [单选题]以下哪种情况不要求产妇必须在分娩开始前入院
A. 横位
B. 臀位
C. 妊娠合并心脏病
D. 重症妊高征
E. 左枕前位
14. [单选题]下述哪种激素为蛋白类激素
A. FSH
B. LH
C. PRL
D. 雌激素
E. 孕激素
15. [单选题]关于子宫内膜癌的转移途径,错误的是
A. 可直接蔓延至颈管,侵犯宫颈及阴道
B. 初起时癌灶沿子宫内膜生长扩散
C. 位于宫体上段或宫底部的病灶可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D. 癌灶扩散至宫颈管后可转移至盆腔淋巴结
E. 血行转移较多见
16. [单选题]生理性状态下脐带扭转的周数是
A. 8~14周
B. 4~8周
C. 4~6周
D. 11~16周
E. 6~11周
17. [多选题]脉搏至数较正常脉象慢的有( )
A. 迟脉
B. 紧脉
C. 涩脉
D. 结脉
E. 代脉
18. [多选题]女性不孕特殊检查有
A. BBT
B. 子宫输卵管造影
C. 性交后精子穿透力试验
D. 宫颈黏液、精液相合试验
E. 腹腔镜检查
19. [单选题]女性,40岁,近1个月来发现外阴部色素减退,已行外阴活检。下列哪种病变是外阴癌前病变
A. 增生型营养不良
B. 硬化苔藓营养不良
C. 混合型营养不良
D. 外阴白化病
E. 增生型或混合型营养不良伴上皮不典型增生
20. [多选题]关于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下列哪些表现是共有的
A. 可致不孕
B. 孕激素治疗有效
C. 绝经后局部病变逐渐萎缩
D. 可发生变性
E. 有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