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5中医妇科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备考模拟试题(C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5-02-07   [手机版]    

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5中医妇科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备考模拟试题(C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5中医妇科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备考模拟试题(C8),更多中医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五苓散的服法包括

A. 白饮和服
B. 覆取微似汗
C. 多饮暖水
D. 服药后糜粥自养


2. [多选题]妊娠贫血的主要治法

A. 温肾补脾
B. 调理冲任
C. 补气养血
D. 调理脏腑
E. 健脾益气


3. [多选题]下列真武汤加减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 )

A. 若咳,加五味子、细辛、生姜
B. 若小便利,去茯苓
C. 若心悸,加桂枝
D. 若下利,去芍药,加干姜
E. 若呕,去附子,加半夏


4. [单选题]《脉要精微论》所论“筋将惫”的症状是

A. 不能久立,行将振掉
B. 转摇不能
C. 屈伸不能,行则偻附
D. 背曲肩随
E. 以上均不是


5. [单选题]"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 )新加汤主之。"

A. 芍药人参各一两生姜三两
B. 生姜人参各一两芍药三两
C. 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
D. 人参一两芍药生姜各三两
E. 桂枝芍药各一两人参三两


6. [单选题]陈某,男,60岁。平素脾胃欠佳,因食生冷,症见胁腹胀痛,畏寒肢冷,大便已4日未行,时呕吐,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紧,方选

A. 桃仁承气汤
B. 厚朴三物汤
C. 大黄附子汤
D. 当归生姜羊肉汤
E. 大建中汤


7. [单选题]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宜用

A. 小承气汤
B. 桂枝汤
C. 桂枝加附子汤
D. 小柴胡汤
E. 大柴胡汤


8. [多选题]既能解表发汗,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 生姜
B. 麻黄
C. 香薷
D. 浮萍
E. 荆芥


9. [多选题]服药方法的主要内容是

A. 服药时间
B. 服药多少
C. 服药冷热
D. 服药的剂型
E. 服药时的配伍


10. [单选题]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

A. 寒湿发黄
B. 火劫发黄
C. 燥结发黄
D. 湿热发黄
E. 虚劳萎黄


11. [多选题]经行感冒治疗大法为

A. 清热解毒
B. 辛凉解表
C. 解表散寒,和血调经
D. 疏风清热,和血调经
E. 和解表里


12. [多选题]带下过多治疗以除湿为主,治脾宜

A. 运
B. 醒
C. 补
D. 升
E. 燥


13. [单选题]大结胸证的病机是

A. 痰热互结
B. 水热互结
C. 湿热内郁
D. 寒湿壅聚
E. 宿食结聚


14. [多选题]吴又可对瘟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

A. 病因方面
B. 预防方面
C. 流行特点方面
D. 发病方面
E. 治疗方面


15. [多选题]龙胆的主治证是

A. 湿热黄疸
B. 湿热带下
C. 湿热泻痢
D. 惊风抽搐
E. 肝火头痛


16. [多选题]补血以治血虚的药物是

A. 龙眼肉
B. 熟地黄
C. 何首乌
D. 鸡血藤
E. 大枣


17. [多选题]第一产程时常用监测子宫收缩的方法有

A. B超监测
B. 肛门指诊
C. 触诊法
D. 胎儿监测仪
E. 听诊法


18.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虚劳病证治部分提出的证型( )

A. 虚劳失精
B. 虚劳失眠
C. 虚劳腰痛
D. 虚劳腹痛
E. 虚劳干血


19. [多选题]下列属于孕激素作用的是

A. 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B. 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C. 使基础体温升高
D. 促进水钠潴留
E. 促使大小阴唇丰满,并有色素脂肪沉着


20. [多选题]开窍法的作用是:( )

A. 清心化痰
B. 苏醒神志
C. 开闭通窍
D. 祛风通窍
E. 芳香透络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jrzzkk.html
  • 下一篇:医学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正高冲刺密卷共用题干题解析(C8) 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然其要一也。"这段经文中"一"是指导致胎死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黄芩的主治证是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有( )西医学将痛经分为( )吴茱萸的适应证是"血痹虚劳篇"中在调补阴阳两虚方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