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肛肠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职称晋升考试试题(P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11   [手机版]    

中医肛肠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职称晋升考试试题(P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职称晋升考试试题(P3),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组药物常配伍治疗绦虫病

A. 使君子、苦楝皮
B. 槟榔、南瓜子
C. 鹤虱、雷丸
D. 鹤草芽、榧子
E. 大腹皮、槟榔


2. [单选题]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的药是

A. 滑石
B. 车前子
C. 石膏
D. 煅石膏
E. 蒲公英


3. [单选题]患者感肛门部肿胀不适,排便时明显,检查见肛缘某一部位或围绕肛门有不规则肿物隆起,质软,皮色紫暗,此为

A. 结缔组织性外痔
B. 炎性外痔
C. 静脉曲张性外痔
D. 血栓性外痔
E. 内痔嵌顿


4. [多选题]生姜泻心汤证的病机是( )

A. 胃虚痰阻
B. 脾胃不和
C. 寒热错杂
D. 水气不化
E. 饮食停滞


5. [单选题]最早记载用针刺方法治疗痔瘘的是:

A. 《灵枢》
B. 《伤寒杂病论》
C. 《针灸甲乙经》
D. 《针灸大成》
E. 以上均不对


6. [单选题]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

A. 发热恶寒,尺中脉微者
B. 身痛无汗,尺中脉迟者
C. 平素易自汗或盗汗者
D. 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E. 久患淋病者


7. [单选题]朱砂的功效是

A. 宁心安神,聪耳明目
B. 镇惊安神,纳气定喘
C. 镇心安神,活血散瘀
D.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E.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8. [多选题]半夏和夏枯草的共同点包括

A. 均能燥湿化痰
B. 均能消肿散结
C. 均辛温燥烈有毒
D. 均能祛风止痉
E. 均可治瘰疬、瘿瘤、疮痈


9. [单选题]对齿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亦称皮肤粘膜线
B. 义称牙线
C. 是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吻合处
D. 后天肛肠疾患多发于此
E. 内外胚层交界处


10. [单选题]硬化萎缩注射疗法,每个痔核的注射量是:

A. 0.1ml
B. 0.25ml
C. 0.3~0.5ml
D. 1ml
E. 以上均不对


11. [单选题]常山具有的功效是

A. 泻下通便
B. 温中行气
C. 和中化湿
D. 温肺化痰
E. 涌吐痰涎


12. [单选题]夏枯草具有的功效是

A. 散结消肿
B. 利水消肿
C. 消肿排脓
D. 敛疮生肌
E. 生津利尿


13. [单选题]其性上行,对于风痰壅盛、偏头风痛,最常用的药物是

A. 夏枯草
B. 桑叶
C. 禹白附
D. 半夏
E. 羌活


14. [多选题]大腹皮的适应证是

A. 寒痰阻滞,胸阳不振之胸痹
B. 胃肠气滞,泻痢里急后重
C. 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D. 胃肠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
E. 肝郁胁痛,痛经


15.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其内容主要包括( )

A. 视精明,察五色
B. 按尺肤,知滑涩
C. 切脉动静
D. 审问病情
E. 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


16. [单选题]便血病人最有效而简单的检查方法是:

A. 大便常规化验
B. 大便隐血试验
C. 纤维结肠镜检查
D. 钡剂灌肠造影
E. 直肠指检


17. [单选题]《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A. 好趋
B. 好步
C. 好转
D. 好走
E. 好坐


18.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见的腹腔脓肿为

A. 右膈下脓肿
B. 左膈下脓肿
C. 盆腔脓肿
D. 阑尾周围脓肿
E. 肠间脓肿


19. [单选题]症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宜选用

A. 化湿清热
B. 芳香宣化
C. 分消走泄
D. 清气化湿
E. 升清降浊


20. [单选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是

A. 希波克拉底
B. 阿维森纳
C. 塞尔维特
D. 南丁格尔
E. 野口英世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45yp0.html
  • 下一篇: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学(副高)真题试卷(P3) 伴有恶寒,便秘,触痛明显,表面灼热,或未下,甚则齿黑唇裂,外证未去者"血分证的病理是( )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男,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内有湿滞者 湿渐化热者#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