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医学高级职称(副高)专业知识考试试题(G8),更多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检测中,将高浓度标本污染给低浓度标本,而造成的检测值误差,这是属于下列哪种误差( )
A. 总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方法误差
E. 操作误差
2. [单选题]下列有关血清(浆)皮质醇测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法
B. 采血时应避免外界刺激
C. 清晨采血检测其谷值,午夜采血检测其峰值
D. 血清(浆)皮质醇浓度包括结合和游离两部分的总和
E. 皮质醇水平存在昼夜节律
3. [单选题]关于电子显微镜,下列哪项有误
A. 组织或细胞观察前均需经超薄切片
B. 分为透射式和扫描式两大类
C. 分辨率可达0.3nm
D. 利用电子束作照明源
E. 在荧光屏上成像
4. [单选题]在对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荧光检测时通常使用
A. 线性放大器
B. 指数放大器
C. 对数放大器
D. 整数放大器
E. 函数放大器
5. [单选题]在某一天对某一浓水平血糖质控品进行重复检测4次,其测定结果分别为5.2mmo1/L、5.3mmol/L、5.4mmol/L,其极差(R)为
A. 0.1mmol/L
B. 0.2mmol/L
C. 0.0mmol/L
D. 0.3mmol/L
E. 0.4mmol/L
6. [单选题]含T细胞百分率最高的器官是
A. 胸腺
B. 外周血
C. 扁桃腺
D. 淋巴结
E. 脾脏
7. [单选题]哪一种情况下可发生血钾浓度降低( )。
A. 高热
B. 酸中毒
C. 创伤
D. 急性肾衰竭
E. 严重呕吐、腹泻
8. [多选题]补体的3条激活途径( )。
A. 是各组分的有序的连锁反应
B. 不同的片段或片段的复合物可在细胞表面固定
C. C42、C423、C5b、C567可在被激活的原始部位就地形成复合物,也可移动至其他部位
D. C3是共同参与成分
E. 活化中的各部分或片段的复合物具有酶活性
9. [单选题]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 免疫是人生来就具有的
C. 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
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E. 特异性免疫可以后天获得
10. [单选题]下列可在玉米粉琼脂上产生厚壁孢子的真菌为
A. 白假丝酵母菌
B. 热带假丝酵母菌
C. 光滑假丝酵母菌
D. 克柔假丝酵母菌
E.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11. [单选题]细胞学诊断五级分类法中的第三级是指
A. 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和一般炎症变性细胞
B. 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证据
C. 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
D. 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但缺乏恶性的证据
E. 发现典型恶性肿瘤细胞
12. [单选题]目前常用尿液干化学试带多层膜结构从上到下分别为
A. 绒制层、吸水层、支持层、尼龙层
B. 尼龙层、吸水层、绒制层、支持层
C. 尼龙层、绒制层、吸水层、支持层
D. 吸水层、绒制层、尼龙层、支持层
E. 绒制层、尼龙层、吸水层、支持层
13. [单选题]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现卷发状菌的细菌是( )。
A. 炭疽芽孢杆菌
B. 肉毒梭菌
C. 脆弱杆菌
D. 棒状杆菌
E. 蜡样芽孢杆菌
14. [单选题]应用抗CIM单克隆抗体不能检出的细胞为
A. TH0
B. TH1
C. TH2
D. TDTH
E. Tc
15. [多选题]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特点包括
A. 有多种细胞参与
B. T细胞活化受MHC分子的限制
C. 由抗原识别、激活和效应期三个时期组成
D. 由TI和TD抗原引发
E. 可能引起免疫病理损伤
16. [单选题]骨髓移植的主要作用是( )
A. 抑制实体肿瘤生长
B. 治疗自身免疫病
C. 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
D. 治疗病毒感染
E. 治疗排斥反应
17. [单选题]目前,B型流感嗜血杆菌菌苗主要成分为( )。
A. 荚膜多糖菌苗
B. 荚膜多糖-载体蛋白菌苗
C. 荚膜寡糖-变异型白喉类毒素结合菌苗
D. 荚膜多糖-变异型白喉类毒素结合菌苗
E. 荚膜寡糖菌苗
18. [单选题]对质量体系的总要求可以归纳为( )
A. 写你所做的(应该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写成文件)
B. 做你所写的(写入文件的内容一定要做到)
C. 记你所做的(做到的事情一定要有记录)
D. 以上都对
E. 以上都不对
19. [单选题]漏出液中的LD与血清LD的比值常( )
A. <0.1
B. <0.3
C. <0.4
D. <0.5
E. <0.6
20.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脾大,血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疑诊多毛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 )。
A. 糖原染色
B.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C. 酸性磷酸酶染色
D. 酸性磷酸酶加L-酒石酸染色
E. 苏丹黑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