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精神病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模拟在线题库(G2),更多精神病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用双手握住肢体远端,用力做缓缓的、连续不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该法属比较轻松、柔和、舒畅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
A. 拍法
B. 击法
C. 摇法
D. 抖法
E. 踩跷法
2. [单选题]下列关于孤独症智能的说法中,哪项不对
A. 仅极少数患者有智能损害
B. 有特征性的智力损害模式
C. 操作智商一般比言语智商好
D. 通常机械记忆发育较好
E. 最佳能力与最差能力之间差距很大
3. [单选题]以下药物不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是
A. 度洛西汀
B. 氟西汀
C. 艾司西酞普兰
D. 帕罗西汀
E. 伏氟沙明
4.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的是( )
A. 中冲
B. 少冲
C. 外关
D. 太冲
E. 天冲
5. [单选题]下列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克雷丕林提出的4A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供临床使用
B. Bleuler提出的4A症状比较重视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C. Schneider提出的一级症状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
D. Schneider提出的一级症状重视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E. RDC是最早使用的临床用诊断标准,是DSM系统的基础
6. [单选题]患者黄某,女,30岁,咳嗽数天,现症见:咳嗽,鼻塞流涕,喉痒身重,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辨证为( )
A. 风热犯肺
B. 燥热伤肺
C. 风寒袭肺
D. 痰湿犯肺
E. 痰热郁肺
7. [单选题]谵妄最主要的特征是
A. 意识障碍
B. 认知障碍
C. 情绪障碍
D. 定向障碍
E. 行为障碍
8. [单选题]男性,18岁,抑郁症患者。近2周病情复发。3天前父母发现他有自杀企图而送其住院。对这一患者医生首先要做的是
A. 使患者认识到自杀是一种逃避生活的行为
B. 鼓励患者要坚强,要战胜自我
C. 详细了解病史,分析自杀企图的原因
D. 尽快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控制病情
E. 使用抗焦虑药治疗
9. [单选题]关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观点错误的是
A. 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后膜对5-HT的回收
B. 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发作等
C. 应避免与MAOIs等合用,否则易致5-HT过多的综合征
D. 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
E. 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较TCAs小,可用于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患者
10. [多选题]阴阳运动的结果有( )
A. 阴阳互根互用
B. 阴阳对立制约
C. 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
D. 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
E. 阴阳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11. [单选题]根据1982年Roy等人的研究,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比例为
A. 15%
B. 20%
C. 30%
D. 35%
E. 40%
12. [单选题]关于妄想的定义,正确的是
A. 是与事实不相符的信念
B.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C. 是一种坚信不疑的信念
D. 是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的信念
E. 通常与患者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相称
13. [单选题]肝气郁滞型月经先后无定期,首选方是( )
A. 逍遥散
B. 固阴煎
C. 大补元煎
D. 当归地黄饮
E. 调肝汤
14. [单选题]系统脱敏疗法的最佳适应证是 ( )
A. 神经症
B. 恐惧症
C. 抑郁症
D. 精神分裂症
E. 癔症
15. [单选题]关于感应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 原发者多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表现
B. 原发者与被感应者关系亲密
C. 被感应者对原发者有依从性
D. 被感应者的症状与原发者基本雷同
E. 原发者文化程度多偏低,被惑应者多年龄较高,文化程度高
16. [单选题]女,34岁。近半年来每于人多处即感紧张,胸闷、心慌、大汗淋漓,因此害怕出门,逐渐发展到出门前即开始心慌胸闷,因此外出时须有人陪同或尽量避免出门,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社交焦虑障碍
B. 广泛性焦虑
C. 恐惧症
D. 抑郁症
E. 惊恐障碍
17. [多选题]"火"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A. 向上
B. 曲直
C. 温热
D. 升腾
E. 升发
18. [多选题]不寐临床上可表现为( )
A. 入睡困难
B. 寐而不酣
C. 时寐时醒
D. 醒后不能再寐
E. 彻夜不寐
19. [单选题]病人思想内容缺乏内在联系,虽然单独每句话语法正确可以理解,但句子之间却无任何联系,此症状属于
A. 强制性思维
B. 思维散漫
C. 思维不连贯
D. 思维破裂
E. 思维扩散
20. [多选题]危机的结局包括
A. 能有效地应付和度过危机,获得经验和成长
B. 暂时度过危机,但并没有真正将危机造成的影响解决
C. 遗留一些认知、行为及人格等问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再次浮起
D. 无法度过危机,心理、生理崩溃
E. 无法度过危机,导致物质依赖与滥用、自杀、攻击或精神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