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患者,女,54岁。食少纳呆,大便溏泄,体倦乏力。治疗应首选的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12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患者,女,54岁。食少纳呆,大便溏泄,体倦乏力。治疗应首选的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患者,女,54岁。食少纳呆,大便溏泄,体倦乏力。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A. 山药
B. 玉竹
C. 黄精
D. 白术
E. 白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气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为

A. 气虚
B. 气滞
C. 气逆
D. 气闭
E. 气脱

正确答案 :E

解析:气脱是指气突然大量丢失,生命突然衰竭的病理变化。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单选题]翳风穴位于

A. 乳突后下方凹陷中
B. 胸锁乳突肌后缘,平下颌角处
C.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D.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E.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选项C符合题干,其余选项均为错误选项。


[单选题]腹痛拒按,大便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应辨为

A. 寒邪内阻
B. 湿热壅滞
C. 中虚脏寒
D. 气滞血瘀
E. 饮食积滞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患者,女,35岁。脑力下降,白发渐增,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A. 黄芪
B. 当归
C. 何首乌
D. 侧柏叶
E. 旱莲草

正确答案 :C

解析:何首乌


[单选题]高血压病Ⅱ级眼底表现是

A. 眼底正常
B. 视网膜动脉变细
C. 眼底出血渗出
D. 视网膜动脉变窄,动静脉交叉压迫
E. 眼底出血伴视乳头水肿

正确答案 :D

解析:这三道题是关于高血压病的眼底变化,高血压病Ⅱ级的眼底表现是视网膜动脉变窄,动静脉交叉压迫;高血压病Ⅲ级眼底表现是眼底出血渗出;高血压脑病的眼底表现是眼底出血伴视乳头水肿。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气虚证的表现

A. 自汗
B. 神倦乏力
C. 头晕目眩
D. 耳鸣如蝉
E. 语声低微

正确答案 :D

解析:气虚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自汗、声低、舌淡苔白。故本题选D。


[单选题]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实验室诊断的标准是

A. 血液中检出甲型肝炎抗体
B. 血中检出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C. 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
D. 血清中检出抗原-抗体复合物
E. 排除乙型病毒型肝炎即可诊断

正确答案 :A

解析:抗-HAV IgM 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其出现与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异常的时间一致,第2周达高峰。一般持续8周,少数患者可达6个月以上。


[单选题]具有"喜润恶燥"生理特性是的( )

A. 胆
B. 胃
C. 小肠
D. 三焦
E. 膀胱

正确答案 :B

解析: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中津液每多受损。所以在治疗胃病时,要注意保护胃中津液。即使必用苦寒泻下之剂,也应中病即止,以祛除实热燥结为度,不可妄施,以免化燥伤阴。


[单选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阴虚火旺证的治疗方药为

A. 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B. 龙胆泻肝汤加减
C. 天王补心丹加减
D. 生脉散加减
E. 六味地黄丸加减

正确答案 :C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阴虚火旺证的治疗方法为滋阴降火,消瘿散结,宜用天王补心丹加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气阴两虚证的治疗方法为益气养阴,消瘿散结,宜用生脉散加减。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m7310.html
  • 下一篇:患者,女,68岁。体倦乏力,气短胸闷,心慌心悸,舌质淡,脉结代 倦怠乏力,常患感冒,以防燥邪伤正# 生津润肺,以增止咳之效 敛肺涩肠,安胎蛙腹 液波震颤 振水音# 移动性浊音 脐疝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祛暑解表,脑脊水混浊,生津。应用:1.脾肺气虚证。2.气血两虚证。3.气津两伤证。4.气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