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是
A. 丹参
B. 益母草
C. 党参
D. 当归
E. 川芎
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种药材的原植物不属于菊科( )。
A. 紫菀
B. 苍术
C. 佩兰
D. 白术
E. 香附
3. [单选题]连续回流提取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是
A. 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
B. 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
C. 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
D. 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
E. 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省溶剂,操作简单,但耗时较长
4. [单选题]三根中属于阳性的是
A. 赫依
B. 希日
C. 巴达干
D. 血
E. 黄水
5. [多选题]炒炭时的注意事项为
A. 炒炭时多用武火
B. 炒炭时要存性
C. 炒炭时要全部炭化
D. 炒炭时要全部灰化
E. 炒炭时花、草、叶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
6. [单选题]处方直接写药名,应付清炒品的是( )
A. 厚朴
B. 半夏
C. 白术
D. 补骨脂
E. 王不留行
7. [单选题]性苦寒,能祛风湿止痛、利水的药物是( )
A. 防己
B. 威灵仙
C. 秦艽
D. 川乌
E. 独活
8. [单选题]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呈阳性的是
A. 二糖
B. 三糖
C. 二氢黄酮
D. 单糖
E. 多糖
9. [单选题]某女,3岁,患百日咳,症见咳嗽阵作,痰鸣气短,咽干声哑,证属痰浊阻肺,治当宣肺、化痰、止咳,宜选用的成药是
A. 鹭鸶咯丸
B. 儿童清肺合剂
C. 清宣止咳颗粒
D. 小儿咳喘灵颗粒
E.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10. [单选题]苷类又称配糖体,是
A. 单糖与二糖的结合体
B. 单糖与三糖的结合体
C. 糖与非糖的结合体
D. 糖与糖衍生物的结合体
E. 糖与糖醛酸的结合体
11. [单选题]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将第一类疫苗分发至
A.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 接种单位
C. 乡级疾病预防机构
D. 村医疗卫生机构
12. [单选题]不适宜的中药材贮藏条件是
A. 干燥
B. 低温
C. 避光
D. 日照
E. 阴凉
13. [单选题]分离黄酮苷元混合物用
A. 大孔吸附树脂色谱
B. 聚酰胺吸附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纤维素色谱
E. 凝胶色谱
14. [多选题]可用于加工成青黛的植物有
A. 爵床科马蓝
B. 豆科儿茶
C. 马鞭草科路边青
D. 十字花科菘蓝
E. 蓼科蓼蓝
15. [单选题]阴虚不能制阳应采用的治法是
A. 阴病治阳
B. 阳病治阴
C. 阳中求阴
D. 阴中求阳
E. 阴阳双补
16. [单选题]灯心草煎汤内服用量是
A. 3~10g
B. 1~3g
C. 3~6g
D. 10~30g
E. 1~1.5g
17. [单选题]药材的低温养护,可使害虫致死的温度是
A. 4~8℃
B. 0℃以下
C. -4℃以下
D. 4℃以下
E. 2℃以下
18. [单选题]有“糟皮粉渣”特征的药材是
A. 太子参
B. 草乌
C. 赤芍
D. 黄连
E. 防己
19. [多选题]胆汁酸的结构特点是
A. 是环戊烷骈多氢菲的衍生物
B. A/B环有顺、反两种形式
C. B/C,C/D均为反式
D. 易形成钠盐
E. 有正系,别系之分
20. [多选题]酒炙法的炮制目的有
A. 缓和药物苦寒之性
B. 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
C. 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D. 矫其腥臭,利于服用
E. 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1.正确答案 :B
解析:B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衰。
2.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理气药--香附的来源"。(1)紫菀的来源: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2)苍术的来源: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3)佩兰的来源: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4)白术的来源: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5)香附的来源: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所以,紫菀、苍术、佩兰及白术的原植物均为菊科,而香附的原植物为莎草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3.正确答案 :E
解析:本题考点是连续回流提取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连续回流提取法的优点是节省溶剂且操作简单,实验室常用的装置是索氏提取器,缺点是耗时较长。上述选项中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的提取方法是浸渍法;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的提取方法是渗漉法;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的提取方法是煎煮法;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的提取方法是回流提取法。
4.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三根学说性质的掌握。希日属于火性,其有热、锐等性质,故属于阳性。
5.正确答案 :ABE
解析:炒炭要求存性。"存性"是指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如槐花、菊花、侧柏叶、荆芥之类。
6.正确答案 :E
解析:考查处方应付。厚朴、半夏付炮制品,白术付麸炒品,补骨脂付盐制品,王不留行付清炒品。
7.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防己的功效。防己习称汉防己,其功效为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8.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四氢硼钠(钾)反应在黄酮类合物中,NaBH4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可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反应产生红色紫色。
9.正确答案 :A
解析:本组题考查儿科常用中成药鹭鸶咯丸、儿童清肺合剂、小儿咳喘灵颗粒的主治。鹭鸶咯丸主治痰浊阻肺所致的顿咳、咳嗽,症见咳嗽阵作、痰鸣气促、咽干声哑;百日咳见上述证候者。儿童清肺合剂主治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所致的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小儿咳喘灵颗粒主治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咳喘,症见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咯痰、咳喘气促;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10.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苷类的化学结构。苷类即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体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11.正确答案 :A
解析:第一类疫苗分发采取逐级分发形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将第一类疫苗分发至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2.正确答案 :D
解析:中药材宜在干燥、低温、避光条件下贮藏。
13.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点是不同色谱方法的适用范围。上述选项中,聚酰胺吸附色谱通过氢键吸附进行分离,可用于分离黄酮苷元混合物。离子交换色谱适用于解离度不同的化合物分离,故可用于分离生物碱混合物。物质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进行分离,用适量水洗,可洗下单糖、鞣质、低聚糖、多糖等极性物质;接着用70%乙醇洗脱,洗脱液中主要为皂苷,故大孔吸附树脂色谱可用于除去皂苷中的糖类成分。凝胶色谱法利用分子筛原理进行分离,故可用于分离多糖混合物,分子量大的化合物先被洗脱,分子量小的反之。纤维素色谱是正相分配色谱,可用于分离极性较大的成分。
14.正确答案 :ADE
解析: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药材 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或呈不规则多孔性的团块、颗粒,用手搓捻即成细末。微有草腥气,味淡。取药材少量,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发生。答案选ADE
15.正确答案 :B
解析:B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这种治法为“阳病治阴”。
16.正确答案 :B
解析:灯心草,煎汤内服,用量一般为1~3g。
17.正确答案 :C
解析:C一般害虫在环境温度8~10℃停止活动,在-8~-4℃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低于-4℃经过一定时间,可以使害虫致死。常采用2~10℃的低温贮存饮片,可以有效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
18.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是考查赤芍的性状特征。“糟皮粉渣”是描述赤芍的专用术语,指其栓皮易剥落,折断面粉性、粉白色。
19.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天然胆汁酸是胆烷酸的衍生物,在动物的胆汁中它们通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的氨基以酰胺键结合成甘氨胆汁酸或牛磺胆汁酸,并以钠盐形式存在。胆烷酸的结构中有甾体母核,其中B/C环稠合皆为反式,C/D环稠合也多为反式,而A/B环稠合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形式。母核上的C-10位和C-13位的角甲基皆为β-取向,C-17位上连接的戊酸侧链也是β-取向。胆汁酸的结构中多有羟基存在,羟基结合点往往在C-3,C-7和C-12位上,羟基的取向既有α型也有β型。有时在母核上也可见到双键、羰基等基团的存在。甾体母核A/B环为顺式稠合时称为正系,若为反式稠合则为别系,如胆酸(cholic acid)为正系,别胆酸(allocholicacid)则为别系。胆汁酸的分布较广,从动物的胆汁中发现的胆汁酸超过100种,其中最常见的不过几种,如胆酸、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猪去氧胆酸(hyodeoxycholicacid)、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Acid)、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等,其俗名命名常是根据最先发现的动物加以定名的,如鹅去氧胆酸首先是从鹅的胆汁中提取的,石胆酸( lithocholic acid)首先是从胆结石中提取的。在高等动物胆汁中发现的胆汁酸通常是24个碳原子的胆烷酸衍生物,而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中的胆汁酸则含有27个碳原子或28个碳原子,这类胆汁酸是粪甾烷酸(cop-rocholic acid)的羟基衍生物,而且通常和牛磺酸结合。答案选ABCDE
20.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黄酒拌炒的方法称为酒炙法。黄酒味甘、辛,性大热。气味芳香,能升能散,宣行药势,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去腥的作用。故酒炙法多用于活血散瘀药、祛风通络药及动物类中药。酒炙的目的: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连、黄柏等。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桑枝等。③矫臭去腥,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答案选ABCD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mj92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