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化学技术副高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AH8),更多临床化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肾脏浓缩功能检查的指标是( )。
A. 蛋白质定性和定量
B. pH值
C. 尿渗透量
D. 尿体积
E. 尿无机盐
2. [单选题]下列与SLE的活动性相关性最强的自身抗体是
A. 抗dsDNA抗体
B. ANA
C. 抗Sm抗体
D. ANCA
E. 抗核RNP抗体
3. [单选题]当血清PRL浓度大于多少时,可结合临床及垂体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催乳素瘤
A. >100μg/L
B. >200μg/L
C. >300μg/L
D. >400μg/L
E. >500μg/L
4. [多选题]在对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分析设备进行校准时,应至少涵盖
A. 加样系统
B. 检测系统
C. 温控系统
D. 操作系统
E. 传输系统
5. [单选题]痛风的主要实验室诊断指标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肌酐
D. 肌酸
E. 类风湿因子
6. [单选题]免疫组化技术中非特异性染色的特点不包括
A. 细胞和细胞间质均匀染色
B. 染色无特定部位
C. 染色具有结构性
D. 某一片均匀着色
E. 无分布规律
7. [单选题]关于胰岛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 2型糖尿病多数由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
B. 胰岛素升高可见于2型糖尿病
C. 胰岛素降低常见于1型糖尿病
D. 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水平下降
E. 2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以正常或略高
8.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 ( )
A. 病毒核酸
B. 真核生物的线粒体
C. 细菌的质粒
D. 转座子
E. 转位因子
9. [单选题]已知M蛋白可由于其空间结构的聚会而影响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此时应
A. 尽可能地提高待检血清的浓度
B. 尽可能地降低待检血清的浓度
C. 尽量增加相应抗体的反应浓度
D. 将样本先经巯基乙醇处理后再检测
E. 添加双氧水处理标本后再检测
10. [单选题]正确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公式是( )
A. (UV/A)×(P/1.73)
B. (UV/P)×(1.73/A)
C. (UP/U)×(1.73/A)
D. (P/UV)×(A/1.73)
E. (P/UV)×(1.73/A)
11. [单选题]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急性、慢性肾功衰竭
B. 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过多
C. 组织蛋白质分解过多
D. 肝功能严重受损
E. 便秘使肠道吸收的氨增加
12. [单选题]胞体直径12~20μm,呈圆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仁可见或消失,核染色质开始聚集。胞浆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大小、形态或多少不一的紫红色嗜苯胺蓝颗粒。POX染色阳性。符合哪种细胞的形态
A. 原粒细胞
B. 早幼粒细胞
C. 中幼粒细胞
D. 幼单核细胞
E. 幼淋巴细胞
13. [多选题]关于胰岛素与C肽的比较,错误的描述是
A. 胰岛素与C肽测定的用途一样
B. C肽浓度可更好地反映B细胞功能
C. 禁食后,血浆C肽浓度比胰岛素浓度高
D. 因注射胰岛素导致低血糖时,胰岛素水平会很高而C肽降低
E. C肽也会与胰岛素抗体反应
14. [单选题]危急值是指
A. 提示需要制定进一步检查计划的阈值
B. 提示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的界值
C. 提示预后或需要紧急处理的界值
D. 生物参考区间上限
E. 生物参考区间下限
15. [单选题]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形成微血栓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血浆中缺乏血小板聚集因子的抑制物
B. 机体产生血小板表面相关IgG
C. 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
D. 血小板聚集活性减低致血管扩张
E. 免疫复合物损伤微血管壁,同时致敏血小板,使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细胞清除
16. [单选题]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受体实际上是一种酶,它们是( )
A. 蛋白水解酶
B. 磷酸化酶
C. 酪氨酸激酶
D. Ser/Thr激酶
E. 磷酸酶
17. [单选题]目前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A. 邻甲苯胺法
B. Folin-吴法
C. 葡萄糖脱氢酶法
D.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E. 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法
18. [单选题]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无关的物质特性是
A. 异物性
B. 分子的大小
C. 分子的化学结构
D. 分子的立体结构
E. 物质的纯度
19. [单选题]某法测血钙的回收率为95.7%,用该法测定真值为2.5mmol/L的样本,该方法测定误差为
A. 0.11mmol/L
B. -0.11mmol/L
C. 0.22mmol/L
D. -0.22mmol/L
E. 0.31mmol/L
20. [单选题]免疫组化技术中固定标本的目的不包括
A. 使细胞内蛋白质固定
B. 终止细胞内酶反应
C. 防止细胞自溶
D. 去除干扰抗原抗体反应的类脂
E. 促进组织细胞中抗原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