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主要检测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4-09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主要检测"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血液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主要检测

A. D-Dimer
B. FDP中的D、E片段
C. FDP中的X片段
D.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FM)
E. FM与X片段的复合物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下列哪组实验能较好地分析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A. CFU-S test、体外培养、流式分析
B. CFU-S test、体外培养、DNA含量分析
C. CFU-S test、体外培养、染色体分析
D. 体外培养、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流式分析
E. 体外培养、骨髓象分析、染色体分析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发现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最简便试验

A. 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
B. 体内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减低
C. 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但对Ristocetin无反应
D. 单克隆抗体(AN51,SW2)证实缺乏GPIb
E. 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升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正常至中度减少,与出血时间(BT)延长不成比例,且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差异极大。多伴巨大血小板,(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血块收缩正常;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正常或下降,血小板滞留试验减低或正常;血小板聚集试验,加利托菌素、凝血酶、含因子Ⅷ的牛纤维蛋白原不聚集,加其他诱导剂聚集正常;缺乏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N51抗原减少),因为GPIb含有Ⅷ因子/vWF的受体,用单抗隆抗体可确诊,但输血可产生抗血小板膜上GPIb的抗体,使输入血小板寿命缩短。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明显增加,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类白血病反应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病毒感染
D. 恶性淋巴瘤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下列因子中不具有正向调节造血作用的是( )。

A. 干细胞因子
B. 集落刺激因子
C. 乳酸铁蛋白
D. 白细胞介素
E. Fame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
B.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
C. 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降低
D.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E.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增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③血清(浆)铁小于10.7μmol/L;④总铁结合力大于62.7μ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⑤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500μg/L;⑦血清铁蛋白小于16μg/L;⑧铁剂治疗有效。符合上述①和②~⑧中至少两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单选题]以下关于螺旋体微生物学检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钩端螺旋体发病1周内血液阳性率高
B. 钩端螺旋体发病1周后尿和脑脊液的阳性率高
C. 可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螺旋体的形态和运动
D. 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多采用牛心类脂质作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
E.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可用于检测莱姆病

正确答案 :E

解析: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用于检测梅毒。


[单选题]室间质量控制是评价方法的( )。

A. 准确度
B. 敏感度
C. 变异系数
D. 线性范围
E. 特异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室间质量评价是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能力的活动,实际上它是指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因此主要评价的是准确度,故选A。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n32jm.html
  • 下一篇:DIC时3P试验可呈阴性,是因为血浆中 凝血酶时间延长(TT)可作为DIC诊断指标之一是因为可反映血浆关于血细胞比容的叙述,错误的是按EP9-A进行方法学比较实验时,对于标本,不正确的是Heinz小体生成试验与下列哪种疾病有关( )。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收缩变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