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晋升职称在线题库(W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17   [手机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晋升职称在线题库(W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晋升职称在线题库(W0),更多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患者近日小腹疼痛拒按,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其治法是

A. 利湿活血,散结止痛
B. 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C. 清热活血,利湿止痛
D.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E. 退热除湿,化瘀散结


2. [单选题]治疗胃阴不足的呕吐的主方为( )。

A. 麦门冬汤
B. 益胃汤
C. 一贯煎
D. 小半夏汤


3. [单选题]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的药物是

A. 乌梅
B. 金樱子
C. 白果
D. 肉豆蔻
E. 赤石脂


4. [单选题]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共同组成有

A. 麻黄、桂枝
B. 麻黄、杏仁
C. 桂枝、甘草
D. 芍药、大枣
E. 杏仁、桂枝


5. [单选题]小儿常有余的脏腑是

A. 心、肝
B. 心、肺
C. 肺、脾
D. 肝、脾、肾
E. 肺、脾、肾


6. [单选题]花某,女,有偏头痛病史3年,头目昏重,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操劳或用脑过度则加甚,脉细弱,舌质淡。针灸时选

A. 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B. 足少阴肾经、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C. 足太阴脾经、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D. 手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膀胱经穴为主
E. 手足阳明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7. [单选题]下列关于子宫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位于直肠之前
B. 位于膀胱之后
C. 位于带脉之下
D. 位于耻骨上方
E. 位于小腹正中


8. [单选题]患者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脉浮缓。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 银翘散
D. 桑菊饮
E. 麻杏甘石汤


9. [单选题]具有黏滞性质的外感病邪是

A. 风
B. 寒
C. 湿
D. 燥
E. 火


10. [单选题]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A. 代赭石
B. 刺蒺藜
C. 羚羊角
D. 石决明
E. 珍珠


11. [单选题]按肌肤时可了解人体阴阳盛衰的是

A. 诊寒热
B. 诊润燥滑涩
C. 诊肿胀
D. 诊疼痛
E. 诊疮疡


12. [单选题]治疗淋证之热淋,应首选的方剂是

A. 小蓟饮子
B. 补中益气汤
C. 八正散
D. 无比山药丸
E. 程氏萆薢分清饮


13. [单选题]内伤发热病证的基本病机是

A. 血行瘀滞,瘀热内生
B. 气郁日久,化火生热
C. 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D. 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E. 血虚失养,阴不配阳


14. [单选题]患者阳痿,滑精,尿频,腰膝冷痛。治疗宜选用的药物是

A. 补骨脂
B. 枸杞子
C. 熟地黄
D. 党参
E. 山药


15. [单选题]患者,女,56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其证候是

A. 肝气郁结
B. 痰气郁结
C. 痰火上扰
D. 风痰闭阻
E. 痰浊壅塞


16. [单选题]患儿,4岁。不思纳食2个月,强迫进食后脘腹胀满,伴嗳气,大便不畅。查体: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舌苔白腻,脉缓。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厌食,脾胃气虚证
B. 厌食,脾运失健证
C. 厌食,胃阴不足证
D. 营养不良,疳积
E. 营养不良,干疳


17. [单选题]患者,男,34岁。近来时常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牙龈红肿疼痛,口臭便秘,鼻干口干,舌红苔黄,脉洪数。其治法是

A. 益气摄血
B. 滋阴润肺
C. 滋阴降火
D. 清肝泻火
E. 清胃泻火


18. [单选题]既能凉血退蒸,又可清泄肺热的药物是

A. 黄芩
B. 桑叶
C. 地骨皮
D. 石膏
E. 白薇


19. [单选题]悬饮之邪犯胸肺证疼痛特点是

A. 刺痛
B. 隐痛
C. 胀痛
D. 冷痛
E. 闷痛


20. [单选题]常用于治疗急性疼痛的特定穴是

A. 原穴
B. 俞穴
C. 五输穴
D. 八会穴
E. 郄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r0dom.html
  • 下一篇: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智能考试试题(W0) 男,伴发热,压痛明显,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排除困难 大便不干,小便清长半夏、厚朴、茯苓、白术、生姜 半夏、厚朴、茯苓、陈皮、甘草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甘草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半夏、厚朴、茯苓、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