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输血技术医学职称副高历年真题试卷(T6),更多输血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细菌菌落数总数检查,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检测,送检时间
A. 不得超过6小时,若样品于0~4℃保存,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B. 不得超过12小时,若样品于0~4℃保存,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C. 不得超过4小时,若样品于0~4℃保存,送检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D. 不得超过6小时,若样品于0~4℃保存,送检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E. 不得超过4小时,若样品于0~4℃保存,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 [单选题]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包括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五级结构
3. [单选题]进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一般要求采血前Hb的浓度:男性120g/L,女性110g/L,血细胞比容不低于
A. 0.34
B. 0.38
C. 0.40
D. 0.42
E. 0.45
4. [单选题]抗球蛋白试验原理主要是
A. 抗体搭桥作用
B. 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
C. 中和红细胞表面正电荷
D. 消化红细胞表面唾液酸
E. 缩短红细胞距离
5. [单选题]增加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概率的因素是
A. HLA相合亲缘供者
B. 减小移植前免疫抑制剂剂量
C. 移植物去除T细胞
D. HLA单倍型相合供者
E. 患者病情加重
6. [单选题]对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无菌试验时,随机抽取的数量为
A. 2袋/月
B. 2袋/批
C. 4袋/月
D. 4袋/批
E. 2袋/次
7. [单选题]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哪一级部门批准
A. 国务院办公厅
B. 卫生部
C. 省级人民政府
D.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 所辖血站的卫生行政部门
8. [多选题]临床采用的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成分血的特点
A. 多采用机器洗涤法
B. 增强运氧能力作用
C. 过滤后白细胞去除率为96.6%~99.6%
D. 过滤后红细胞去除率为96.3%~99.6%
E. 过滤后红细胞回收率>90%
9. [单选题]IgG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
A. 2个(Fab&039;)
B. 1个Fab段
C. 1个Fc段
D. 2个Fab段
E. pFc&039;段
10. [单选题]回收式自体输血时,补充不稳定凝血因子宜选用
A. 新鲜全血
B. 红细胞制剂
C. 冰冻血浆
D. 代血浆
E. 新鲜冰冻血浆
11. [单选题]为了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有
A. 防止污染过的针头刺伤
B. 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
C. 一旦刺伤立即清洗,碘酒消毒
D. 实验室应备有洗眼装置或急救药箱
E. 以上都是
12. [单选题]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A.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 溶血性反应
C. 枸橼酸盐中毒
D. 细菌污染反应
E. 循环负荷过重
13. [单选题]血清学方法指定HLA抗原描述错误的是
A. 血清学方法可以检测HLA-Ⅰ类抗原
B. 血清学方法可以检测HLA-Ⅱ类抗原
C. HLA-Ⅰ类抗原需要系统分离纯化B淋巴细胞
D. HLA-Ⅱ类抗原需要系统分离纯化B淋巴细胞
E. HLA-DPB1抗原表达弱,很难采用血清学确定抗原型
14. [单选题]程序性文件应是
A. 纲领性文件
B. 支持性文件
C. 主要涉及纯技术性细节
D. 不具有可操作性
E. 编制质量手册的主要依据
15. [单选题]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若干级,哪一级防护水平最高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E. Ⅴ级
16. [单选题]关于献血间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上次献全血1个月后单采成分
B. 上次献全血3个月后单采成分
C. 上次单采成分6个月后才能够献全血或单采成分
D. 两次单采间隔时间不足1个月则不能进行成分单采
E. 一年内单采次数可以超过12次
17. [单选题]出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监测肾灌注的良好指标是
A. 血压
B. 皮肤温度
C. 肾功能
D. 尿量
E. 动脉血乳酸
18. [单选题]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是
A. tRNA
B. rRNA
C. mRNA
D. DNA
E. hnRNA
19. [单选题]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
B. 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成组t检验是由实验设计方法决定的
C. 检验结果若P值大于0.05,则接受Ho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D. 用"检验进行两样本总体均数比较时,要求方差齐性
E. 以上均不正确
20. [单选题]抗体按抗原与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可归为
A. 冷抗体型
B. 热抗体型
C. 冷抗体型与温抗体型
D. 冷抗体型与热抗体型
E. 同种抗体与天然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