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大多数药物在肝中进行生物转化的酶主要是
A. 醇脱氢酶
B. 黄嘌呤氧化酶
C. 肝微粒体酶
D.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E. 单胺氧化酶
2. [单选题]以下所列属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的是
A. 单一病原菌感染
B. 需长程治疗的局部感染
C. 原菌尚未查明的轻度感染
D. 单一药物能有效控制的感染
E.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3. [单选题]下列关于心输出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指两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B. 指一次心跳两侧心室同时射出的血量
C. 常用作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D. 剧烈运动时比平时稍有增加
E. 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少
4. [单选题]不可以作注射剂溶剂的是
A. 二甲基乙酰胺
B. 甘油
C. 丙酮
D. 乙醇
E. 注射用水
5. [单选题]下列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A. 司盘60
B. 吐温80
C. 卵磷脂
D. 十二烷基硫酸钠
E. 苯扎溴铵
6. [单选题]大肠杆菌长约
A. 0.1~1μm
B. 1~4μm
C. 4~10μm
D. 10~40μm
E. 40~100μm
7. [单选题]药学发展阶段一般被划分为
A. 原始医药、古代医药、医药分业、现代药学
B. 古代医药、医药分业、现代药学、后现代药学
C. 原始医药、医药分业、现代药学、后现代药学
D. 原始医药、古代医药、现代药学、后现代药学
E. 原始医药、医药分业、近代药学、现代药学
8. [单选题]不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是
A. α-螺旋
B. β-折叠
C. β-转角
D. 无规则卷曲
E. 亚基
9. [单选题]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时,要求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应在
A. 0.1~0.2之间
B. 0.2~0.3之间
C. 0.3~0.7之间
D. 0.5~1.0之间
E. 1.0~2.0之间
10. [单选题]下列何种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A. 醛缩酶
B. 烯醇化酶
C. 乳酸脱氢酶
D. 6-磷酸果糖激酶-1
E.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11. [单选题]处方种类的文字注明在处方
A. 左上角
B. 右上角
C. 左下角
D. 右下角
E. 正中
12. [单选题]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
A. 药剂学
B. 药物分析
C. 药效学
D. 药动学
E. 生物化学
13. [单选题]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
A. 治疗作用
B. 后遗效应
C. 毒性反应
D. 变态反应
E. 副反应
14. [单选题]房室瓣关闭发生在
A. 等容收缩期初
B. 等容舒张期末
C. 快速射血期
D. 等容舒张期初
E. 等容收缩期末
15. [单选题]下述提法不正确的是
A. 药物消除是指生物转化和排泄
B. 生物转化是指药物被氧化
C. 肝药酶是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D. 苯巴比妥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
E. 西咪替丁具有肝药酶抑制作用
16. [单选题]必须具有质量检验机构的药事组织是
A. 药品零售企业
B.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
C. 药品批发企业
D. 药品生产企业
E. 药品零售连锁、批发和生产企业
17. [单选题]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后向机体分布及向组织、器官和体液的转运过程是
A. 吸收
B. 分布
C. 排泄
D. 代谢
E. 消除
18. [单选题]苯巴比妥连续用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 重新分布,储存于脂肪组织
B. 被血浆中假性胆碱酯酶迅速水解破坏
C. 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加快
D. 被血浆中单胺氧化酶迅速水解破坏
E. 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
19. [单选题]丁卡因由于其毒性大而不单独用于
A. 表面麻醉
B. 腰麻
C. 硬脊膜外麻醉
D. 传导麻醉
E. 浸润麻醉
20. [单选题]混悬剂中使微粒ζ电位增加的物质是
A. 助悬剂
B. 稳定剂
C. 润湿剂
D. 反絮凝剂
E. 絮凝剂
1.正确答案 :C
解析:肝微粒体酶主要 存在于 肝细胞内质网中,是一个酶系统。肝微粒体酶又称肝药酶,该系统中的主要的酶为 细胞色素P-450,此酶参与生物体内原型和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在人类肝中与药物代谢有关的p-450主要是CYP1A2、CYP2A6、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和CYP3A5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故又简称肝药酶。肝药酶可催化数百种药物的氧化过程,又名单加氧酶。 微粒体内还存在水解酶及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该酶系统活性有限,在药物间容易发生竞争性抑制。它又不稳定,个体差异大,且易受药物的诱导或抑制。
2.正确答案 :E
3.正确答案 :C
解析:答案:C。本题要点是心输出量。用来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心输出量有每搏输出量和每分心输出量,前者指一次心搏中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约为70ml,后者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其值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积。每分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最基本指标。
4.正确答案 :C
解析:丙酮常用有机溶剂,具有选择性地溶解某些有机物,不可以作注射剂溶剂,水溶液中有丙酮存在时,可抑制溶液中物质离解。可用于带有硫氰根的钴及铁之比色测定。显色反应检验钡和锶。显微分析用作固定剂,组织的硬化及脱水。动植物中各种成分的抽提。
5.正确答案 :D
解析:司盘类、吐温类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属于天然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6.正确答案 :B
解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
7.正确答案 :A
解析:药学发展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末,是天然药物利用时期,极大部分是纯天然药物。第二阶段:19世纪末合成药物的兴起阶段,化学药物及其治疗的概念得以深化。eg:百浪多息、磺胺类药物等的出现。第三阶段:20世纪40-60年代,大量化学药物的合成并上市,以及生化药物的兴起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阶段,多个学科的紧密交叉联系,更多选择性高、药效强、专一性更强的药物的快速发展,如基因靶向药物的发展,
8.正确答案 :E
解析:蛋白质二级结构形式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
9.正确答案 :C
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要求吸光度(A)的最适宜范围是0.3~0.7之内,在此,仪器读数误差较小。
10.正确答案 :D
11.正确答案 :B
解析:处方颜色:一、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二、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三、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五、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12.正确答案 :C
解析: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由于二者意义接近,在习惯用法上并不严加区别。但当二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顺序。
13.正确答案 :E
解析:副作用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常为一过性的,随治疗作用的消失而消失,但是有时候也可引起后遗症。
14.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房室瓣关闭发生在等容收缩期初: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因血液是不可压缩的液体,这时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导致室内压急剧升高,以致主动脉瓣开启,房室瓣关闭,本题选A。
15.正确答案 :B
解析: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生物转化的实验研究过去主要以动物为对象,采用活体或离体实验方法。生物转化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这就是生物转化。不是指药物被氧化。
16.正确答案 :D
解析:答案:D。必须具有质量检验机构的药事组织是药品生产企业。
17.正确答案 :B
解析:答案:B。药物吸收进入人体循环后向机体分布及向组织、器官和体液的转运过程是分布。
18.正确答案 :E
解析:答案:E。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物特别是苯巴比妥,可使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增高,加速巴比妥类药物代谢,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
19.正确答案 :E
解析:药理及应用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比普鲁卡因大10 倍。毒性亦较大,比普鲁卡因大10-12 倍。能透过粘膜,主要用于粘膜麻醉。作用迅速,1~3分钟即生效。维持2-3 小时。眼科用0.5%~1%溶液,无角膜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鼻喉科用1%~2%溶液,总量不得超过20ml。应用时应于每3ml中加入0.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1滴。浸润麻醉用0.025%~0.03%溶液,神经传导阻滞用0.1%~0.3%溶液。腰麻时用10~15mg与脑脊液混合后注入。硬膜外麻醉用0.15%~0.3%溶液,与利多卡因合用时最高浓度为0.3%。因毒性较大,一般不做浸润麻醉。极量:浸润麻醉、神经传导阻滞,1次0.1g。
20.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悬剂为用以增加分散媒的黏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为润湿剂;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控制在20~25mV)使混悬剂产生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增加,防止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rqz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