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内科医学中级专业2024冲刺密卷详细答案(V9),更多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54、45及66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受哪一神经支配
A. 上牙槽后神经
B. 上牙槽中神经
C. 上牙槽前神经
D. 鼻腭神经
E. 腭前神经
2.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左侧面部皮肤及腰腹部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在红斑上出现密集性水疱,部分形成血疱,具有疼痛烧灼感,拟诊断为( )
A. 多型渗出性红斑
B. 唇疱疹
C. 带状疱疹
D. 鹅口疮
E. 盘状红斑狼疮
3. [单选题]根尖周肉芽肿X线片上的表现特点是
A. 根尖周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
B. 根尖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透射区直径一般小于1cm
C. 根尖周有较大的圆形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并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
D. 根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
E. 根尖部有一圆形透射影像,边界清晰
4. [单选题]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可能是
A. 先天梅毒
B. 低钙血症
C. 营养缺乏
D. 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
E. 以上均有可能
5. [单选题]关于开髓的理解,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开髓洞口越大越好,器械易于进入根管
B. 髓洞口越小越好,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
C. 薄壁弱尖只要没有腐质都要尽量保留
D. 开髓洞口一般以去除髓室顶后不妨碍器械进入根管为准
E. 开髓后没有必要将洞壁修整光滑
6. [单选题]钉洞固位形牙体预备,下列不对的是
A. 深度一般为2mm
B. 直径一般为1mm
C. 数目通常为1~3个
D. 各钉洞方向聚合2°~5°
E. 如牙体为死髓深度可超过2mm
7.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8. [单选题]牙防所的主要牙防工作计划为
A. 口腔健康咨询活动
B. 收集口腔健康基础资料
C. 口腔资源调查
D. 制定口腔保健计划
E. 口腔预防保健措施
9. [单选题]镜下易被误认为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或黏液表皮样癌的是
A. 腺淋巴瘤
B. 急性涎腺炎
C. 慢性涎腺炎
D. 坏死性涎腺化生
E. 涎腺结核
10.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因右侧后牙夜间痛3天,冷热加重就诊。检查:右上第一磨牙无龋,松动Ⅱ度,颊侧牙龈红肿,牙周溢脓,牙周袋深及根尖,冷热诊激发痛。该主诉牙应诊断为
A. 慢性牙髓炎
B. 急性根尖周炎
C. 残髓炎
D. 逆行性牙髓炎
E. 慢性根尖周炎
11. [单选题]不属于心脏病患者应禁忌拔牙的情况为
A. 前壁心梗3个月
B. 充血性心力衰竭
C. 频发的室性早搏未治疗
D.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E. 不稳定的心绞痛
12. [单选题]患者,男,71岁,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在无牙颌模型上确定义齿边缘位置时,不宜过度伸展的区域是
A. 远中颊角区
B. 上颌唇侧前庭
C. 后弓区
D. 舌侧翼缘区
E. 颊棚区
13. [单选题]龋病充填治疗后,出现牙髓性自发痛与牙周性自发痛的主要区别是 ( )
A. 引起的原因相同
B. 对温度刺激的反应不同
C. 牙髓性痛不能定位,而牙周性痛可定位
D. 三者都是
E. 三者都不是
14. [单选题]导致充填材料与洞壁界面间产生微渗漏的原因中不包括 ( )
A. 充填材料小于牙体组织的热膨胀系数
B. 充填材料体积收缩
C. 充填压力不够
D. 洞缘的垫底材料溶解
E. 备洞时未去除无基釉
15. [单选题]一般条件下,下列桩固位最好的是
A. 光滑柱形
B. 槽柱形
C. 锥形
D. 螺纹形
E. 弯制桩
16. [单选题]下列不是窝洞基本固位形的是
A. 侧壁固位
B. 钉道固位
C. 倒凹固位
D. 鸠尾固位
E. 梯形固位
17. [单选题]口腔医生比护士感染HBV的危险性大的原因是
A. 医生需向患者询问病史
B.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
C. 医生经常与患者的唾液接触
D. 医生经常与患者握手
E. 医生自身抵抗力差
18. [单选题]晕厥病人的处理不包括
A. 立即停止手术让患者平卧
B. 嗅闻刺激性气体
C. 按压人中
D. 立即输液、纠正代谢紊乱
E. 必要时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液
19. [单选题]乳牙在口腔内存在一般最长的时间是
A. 8年左右
B. 5~6年
C. 10年左右
D. 12年左右
E. 14年左右
20. [单选题]关于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牙齿的移动距离越大,根吸收越明显
B. 女性患者牙根吸收的发生率比男性高
C. 成人患者比儿童患者易发生根吸收
D. 疗程越长,根吸收越易发生、程度越明显
E. 带环对龈缘的机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