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重症医学主治医师免费在线题库(W6),更多重症医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2. [单选题]以下是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但不包括
A. 插管误入食管
B. 插管过深致单肺通气
C. 声带损伤
D. 气胸
E. 气管插管被痰痂或血块阻塞造成窒息
3.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体体温描述错误的是
A. 受体温调节中枢和神经体液因素调控
B. 是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
C. 正常值一般为36~37℃
D. 不受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
E. 正常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4. [单选题]患者,老年男性。既往"脑梗死,延髓性麻痹"病史,有吞咽困难。此次因"发热伴咳嗽、咳痰3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急性病容,呼吸促,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胸部CT示右下肺高密度影,考虑"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下列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意义不大的是
A. 血培养
B. 痰培养
C.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
D. 肺功能
E. PCT
5. [单选题]有关急性胰腺炎预后分析,正确的是
A. 3项Ranson标准指标阳性者,临床病死率为10%
B. 7~9项Ranson标准指标阳性者,临床病死率为50%
C. 有一条以上Ban-wise指标阳性者,病死率>50%
D. APACHEⅡ评分≥18分,预后不良
E. 以上都正确
6. [单选题]下列均易造成低钾血症,除外
A. 呼吸性碱中毒
B. 周期性瘫痪
C. 肾小管性酸中毒
D. 大量溶血
E. 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
7. [单选题]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A. 义务论
B. 公益论
C. 公平理论
D. 生命道德理论
E. 生命科学
8. [单选题]重症患者急性期的代谢特点是
A. 分解代谢为主
B. 合成代谢为主
C. 表现为正平衡
D. 无合成代谢
E. 少量分解代谢
9. [单选题]体外起搏的并发症不包括
A. 局部肌肉收缩,压缩性骨折
B. 呃逆
C. 局部皮肤烧灼感
D. 血气胸
E. 输出能量大,电干扰QRS波形,造成评价起搏效果困难
10.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循环功能障碍病理生理的微循环学说的第一阶段
A. 氧代谢期
B. 炎症反应期
C. 微循环缺血期
D. 微循环淤血期
E. 全身大出血期
11. [单选题]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新生儿窒息
A.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
B. 窒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C. 伴有乳酸中毒
D. 临床表现Apgar评分为8分
E. 常是宫内窘迫的持续
12. [单选题]高血压危象组织器官损伤的组织学标志是
A. 小动脉的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易损器官
B.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
C. 严重肾损害
D. 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E. 小动脉的粥样坏死可见于易损器官
13. [单选题]下列心包穿刺术的位置正确的是
A. 左腋中线与心浊音界,30°向上
B. 左胸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2cm,垂直胸壁
C. 剑突与左肋弓交界处,垂直胸壁
D. 剑突与左肋弓交界处,30°向上偏右
E. 左胸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2cm,30°向上
14. [单选题]心脏除颤术电量选择
A. 150~200J(单向波)
B. 360J(单向波)
C. 300J(单向波)
D. 120J(单向波)
E. 360J(双向波)
15. [单选题]以下改良早期危险评分表中意识状态分成几个级别
A. 3
B. 4
C. 5
D. 6
E. 7
16. [单选题]高渗性失水补液首选
A. 0.9%氯化钠溶液
B. 等渗盐水和氯化钾
C. 5%葡萄糖溶液
D. 5%葡萄糖盐水
E. 复方氯化钠溶液
17. [单选题]有关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失血量<500ml时,必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B. 失血量<500ml时,血压可基本正常,脉搏正常或稍增快
C. 失血量500~1000ml,血压下降,脉搏>100/分钟
D. 失血量>1500ml,收缩压可<80mmHg,脉搏>120/分钟
E. 出血早期可能不伴有血红蛋白下降
18. [单选题]高动力性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型休克
A. 失血性休克
B. 心源性休克
C. 烧伤性休克
D. 创伤性休克
E. 感染性休克
19.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循环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说
A. 内环境紊乱学说
B. 缺氧学说
C. 炎症反应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
D. 肠内细菌移位学说
E. 凝血功能障碍学说
20. [单选题]关于误吸的概念正确的是
A. 指食物、水分、唾液经声带裂隙进入气管
B. 指食物、水分、唾液经声带裂隙进入食管
C. 指食物、水分、唾液经胃管进入食管
D. 指高浓度氧经气管进入气管
E. 指食物、水分、唾液经鼻腔进入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