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疾病控制副高卫生职称历年考试真题(V6),更多疾病控制(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结核病分类是
A. 原发性肺结核
B.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C. 继发性肺结核
D. 结核性胸膜炎
E. 肺外结核
2. [单选题]3价砷在体内主要在什么部位蓄积( )
A. 心脏
B. 脾脏
C. 毛发、指甲
D. 骨骼
E. 肌肉
3. [单选题]在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时,为了收集到较完善的人口学资料,应按下列哪一种方法划分
A. 按行政区域划分
B. 按风俗习惯划分
C. 按城乡划分
D. 按经济条件划分
E. 按自然环境特征划分
4. [单选题]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发生偏倚的机会多
C. 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 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
E.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5. [单选题]今后从哪方面特别关注伤寒和副伤寒的预防
A. 伤寒抗原的研究
B. 筛选治疗药物
C. 抗体的进一步分析
D. 实验室诊断和免疫预防
E. 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6. [单选题]下列媒介生物防制方法中,属于生态学范畴的方法是
A. 熏蒸法
B. 毒饵法
C. 天敌法
D. 器械法
E. 环境治理
7. [单选题]关于麻疹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麻疹病毒为负链RNA病毒
B. 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C.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D.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基因型
E. 麻疹病毒缺乏人之外的自然宿主
8. [单选题]Mill准则包括的实验方法有
A. 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同异并用法
B. 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C. 类推法共变法求同法
D. 排除法剩余法求异法
E. 求同法排除法求异法
9. [单选题]粗死亡率的定义是
A. 按性别计算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
B. 一定时期内,所有患者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C. 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 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占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例
E. 按病种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
10. [单选题]某医院某科室统计一个月内病人住院天数情况,数据为:40%的数为8,20%数为5,20%数为10,10%数为12,还有10%数为2,这组资料的算术均数为
A. 8
B. 9
C. 7.6
D. 8.3
E. 无法计算
11. [单选题]在病因研究中,倘若发现某病的发病率随某因素的数量变动而上升或下降,则该因素可能为该病的病因,在判断因果联系标准中属于
A. 联系强度
B. 剂量反应关系
C. 联系的一致性
D. 联系的时间顺序
E. 生物学上的可解释性
12. [多选题]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时,用矫正公式的是
A. 总观察例数小于40
B. 总观察例数大于40
C. 有任何一个格子理论数小于1
D. 有任何一个格子理论数小于5但是大于1
E. 总观察例数大于100
13. [单选题]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方案,拟对某地区某时点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
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
E. 流行病学实验
14. [单选题]金锁固精丸属于( )
A. 补益剂
B. 安神剂
C. 祛湿剂
D. 化痰平喘止咳剂
E. 固涩剂
15. [单选题]乙胺嗪(海群生)治疗班氏丝虫病的方法是
A. 0.2g,每天3次,连服7d
B. 0.2g,每天3次,连服7d,一般需2~3个疗程
C. 0.5g,每天2次,连服2d,2~3个疗程
D. 总剂量2~4g,2~4d分服
E. 总剂量4.2g,7d疗法
16. [单选题]肉类食品不受其他膳食因素干扰其吸收的矿物质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硒
E. 碘
17. [单选题]男、霍乱病员,输液4000ml后血压和尿量已恢复,但患者诉胸闷、气促、不能平卧,肺底有湿性啰音,患者气促的原因是:( )
A. 肺炎
B. 急性肺水肿
C. 呼吸窘迫综合征
D. 气道梗阻
E. 肺气肿
18. [单选题]某县有10万人口,2001年12月31日登记的结核病人有400人,而2002年共发生结核300人。2002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其中有60人死于肺结核。请问该县2002年总死亡率为:
A. 300/10万
B. 60/1000
C. 60/10万
D. 1000/10万
E. 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A.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D. 诊断标准的变化
E.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
20. [单选题]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
A. 核实诊断
B. 调查可能的传染来源
C. 调查可疑的危险因素
D. 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E. 以上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