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的是
A. 亚历山大
B. 罗森曼
C. 弗里德曼
D. 邓巴
E. 弗洛伊德
2. [单选题]何谓大量咯血
A. 一次咯血量>100ml
B. 一次咯血量>200ml
C. 日咯血量>200ml
D. 日咯血量>100ml
E. 一次咯血量>300ml
3. [单选题]患者头胀且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缓。其证候是
A. 伤暑
B. 中暑
C. 伤湿
D. 冒湿
E. 以上均非
4. [单选题]“以升为健”的脏是
A. 肝
B. 小肠
C. 脾
D. 肾
E. 肺
5. [单选题]容易引起气血不通的邪气是
A. 火邪
B. 风邪
C. 湿邪
D. 寒邪
E. 燥邪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E
解析:每日咯血量<100ml为小量,100~150ml为中量,>500ml或一次咯血100~500ml为大量。
3.正确答案 :C
解析:湿邪重着,粘滞,易耗伤阳气,阻遏气机,其病变常缠绵难愈。湿邪致病有伤湿、冒湿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伤湿则头胀而痛,胸闷,口不渴,身体困重而疼痛,发热,身体倦怠,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冒湿则头重如裹,四肢懈怠,遍体不舒,脉濡弱。如果侵犯关节,则关节屈伸不利,酸痛重着,活动受限。 病机分析:伤湿,是湿邪侵犯肌表之证。湿邪重着、粘滞,伤人后,阻遏气机,当清阳被遏时,就会出现头胀头痛,胸闷不适,身重疼痛,倦怠乏力等症状;湿困肌表,卫阳被郁,故见发热,湿为阴邪,故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乃湿邪为患之象。冒湿,多指行居于云瘴山岚,感受湿邪,阳气被遏所致。湿在头部,清阳被困,故头重如裹;湿性重着故四肢懈怠,遍体不舒;湿邪侵入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4.正确答案 :C
解析:“升清”,即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
5.正确答案 :D
解析: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邪的致病特点: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寒,故寒邪属于阴邪,感受寒邪,最易损伤阳气。2、寒邪凝滞。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leyg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