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介绍说,今年一季度,蔚来在中国成交价30万元以上的纯电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32.68%。2023年7月至12月,在上海地区所有成交均价超过30万元的细分市场中,蔚来销量连续6个月超越宝马、奔驰、奥迪,标志着高端新能源车在销量上首次正面战胜了传统燃油豪华车。
李斌表示,智能电动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历史性的机遇。“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领先第二名的幅度很可能会越来越大。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先优势会越来越大。”
“从创立之初,蔚来就坚持正向开发和核心技术自研,在研发和团队建设上持续加强投入,保持技术领先。”李斌介绍说,自2016年起,蔚来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已接近400亿元,是新势力中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截至今年3月底,蔚来全球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约8700件,远超其他新势力品牌。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蔚来交付新车15620台,同比增长134.6%,环比增长31.6%。截至目前,蔚来已累计交付新车495267台,即将迎来50万辆新车下线的里程碑。
“如果要总结过去几年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归初心。智能电动车必须从用户利益出发,给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体验,同时还要做好公司的体系化效率,从而推动持续的技术创新。”李斌坦言,这是蔚来对自己的要求,“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行胜于言,我们要做的事情确实非常多,必须做到言行一致。”
据了解,截至4月25日,蔚来已为用户提供超4270万次换电服务,现日均服务近7万次,平均每1.2秒就有一台车从换电站满电出发。
在他看来,汽车行业不是稍纵即逝的行业,而是泥泞路上的马拉松,从投入到产出有时间差。“今天不投入,将来肯定没希望,蔚来今天这些投入都是两三年前开始布局的,如今越来越看到它的竞争力。”李斌强调说,要尊重行业发展规律,最后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一定是真正有体系竞争力的公司。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68.7万辆,同比增长6.0%;3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2.0%,其中纯电车渗透率为25.4%。今年1-3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6.7%,其中纯电车的渗透率为21.3%。
“车企竞争最终还是要看产品竞争力。用户是因为产品买你的车,而不是因为流量买你的车。”李斌表示,企业经营要回归汽车产品和服务的本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蔚来在技术、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将逐渐转换为强大竞争力。
近年来,不断有中国品牌推出百万级豪华车型,抢占高端车市场,汽车分析师白德认为,在燃油车时代,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传统豪华汽车品牌普遍拥有上百年历史,它们在高端车市场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积淀。
在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上,蔚来携旗下8款2024款车型亮相,并上市了高端智能纯电行政轿车——2024款ET7,起售价42.8万元。
忍者龙剑传2一边是中国品牌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大放异彩,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另一边则是车市价格战不断蔓延,单车利润不断下探,“新能源车企亏损”成为令不少业内人士忧心忡忡的巨大挑战。
“所谓体系能力,就是不仅要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服务领先,同时运营效率也要领先。”李斌介绍说,接下来蔚来将努力提升运营效率,在研发、供应链、制造、质量管理和销售服务上全面提效。
在新能源车补能领域,截至今年4月24日,蔚来已累计布局2404座换电站,建成了21969根充电桩。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新能源车主长途旅行时“高速服务区充电难”的痛点,蔚来在全国高速公路布局790座高速换电站,建成“7纵6横11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并计划在2025年打通“9纵9横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
李斌表示,作为一款划时代的智能电动高端行政轿车,它将是中国汽车高端品牌的新代表作。据介绍,2024款蔚来ET7行政版的整车算力进一步升级,同时智能座舱应用和智能驾驶能力全面升级,由AI技术加持的操控体验和各项性能均体现了中国高端智造的领先水平。
在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上,除了旗下新车,蔚来还首次全面展出12项全栈技术布局,包括汽车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换电站、电驱及高压系统、车辆工程以及整车全域操作系统等。其中,换电站展示区、首款自研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等展品成为众多观众打卡地。
“今天汽车市场很‘卷’,不同品牌在坚持自己的价值品质和体验的情况下拼成本。但我们大家不要误入另一个歧途——表面是降了本,其实是降了质。”秦力洪向记者直言,市场竞争应该促进企业迸发强大的竞争力,而不应自乱阵脚,如果因为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就会严重打击市场信心,甚至导致智能电动车行业陷入困境。
“过去在高端行政轿车市场,中国品牌要想撼动它们的地位十分困难。但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潮之下,中国品牌迎来了品牌向上突围的历史性机遇。”白德分析说,只有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才能缩短品牌向上的时间周期。
然而,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18家主要上市车企(包括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中有6家亏损;另外12家盈利的车企合计盈利也只有963亿元,全部利润总和甚至不及丰田一家。
896.61MB
查看149.32MB
查看32.9MB
查看719.17MB
查看348.14MB
查看443.32MB
查看193.27MB
查看683.58MB
查看627.28MB
查看321.57MB
查看148.35MB
查看200.27MB
查看536.19MB
查看780.96MB
查看861.57MB
查看570.28MB
查看906.38MB
查看910.26MB
查看604.50MB
查看644.80MB
查看982.15MB
查看167.20MB
查看463.16MB
查看363.95MB
查看580.89MB
查看827.43MB
查看156.24MB
查看978.70MB
查看242.88MB
查看741.20MB
查看484.59MB
查看438.87MB
查看998.26MB
查看619.21MB
查看260.85MB
查看564.69MB
查看585.10MB
查看669.31MB
查看786.22MB
查看256.89MB
查看732.89MB
查看665.55MB
查看233.43MB
查看669.90MB
查看200.63MB
查看766.99MB
查看312.39MB
查看793.99MB
查看493.39MB
查看157.79MB
查看537.23MB
查看103.93MB
查看612.74MB
查看678.67MB
查看652.24MB
查看625.22MB
查看392.75MB
查看384.63MB
查看988.64MB
查看846.62MB
查看440.82MB
查看904.38MB
查看855.55MB
查看592.56MB
查看618.39MB
查看664.81MB
查看721.88MB
查看590.19MB
查看828.33MB
查看238.39MB
查看921.97MB
查看150.26MB
查看153.55MB
查看655.44MB
查看285.40MB
查看983.51MB
查看873.24MB
查看378.33MB
查看178.83MB
查看163.57MB
查看147.38MB
查看946.79MB
查看162.87MB
查看946.23MB
查看994.30MB
查看421.88MB
查看840.82MB
查看954.45MB
查看598.21MB
查看950.62MB
查看401.80MB
查看820.36MB
查看263.93MB
查看652.22MB
查看319.16MB
查看361.37MB
查看226.82MB
查看422.37MB
查看739.91MB
查看376.19MB
查看583.44MB
查看322.21MB
查看162.35MB
查看787.46MB
查看
613 仁怀ai
多家券商,被罚!🤮
2025-06-29 04:00:05 推荐
699 188****8307
车路协同概念上演涨停潮:谁将成领涨龙头?⌛
2025-06-30 12:40:03 不推荐
108 152****9271
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ST洪涛易主自救受质疑⏬
2025-06-30 16:16:39 推荐
75 雪地汽车狂飙
首笔科技创新再贷款已发放,32万家企业参与第二批遴选⏯
2025-06-29 05:43:42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