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功效的药物是
A. 苦楝皮
B. 沙苑子
C. 侧柏叶
D. 仙鹤草
E. 三七
2. [单选题]P波振幅在胸导联应该
A. <0.25mV
B. <0.2mV
C. <0.3mV
D. <0.15mV
E. <0.1mV
3. [单选题]治疗噤口痢,虚实皆可选用的药物是
A. 白头翁
B. 鸦胆子
C. 秦皮
D. 石菖蒲
E. 赤石脂
4. [单选题]人们使用过的人体实验类型不包括的是
A. 志愿实验
B. 自体实验
C. 安慰实验
D. 欺骗实验
E. 强迫实验
5. [单选题]肝气郁结证患者的闻诊特点多为
A. 少气
B. 呃逆
C. 夺气
D. 噫气
E. 太息
6. [单选题]三焦辨证的创立者是
A. 叶天士
B. 吴鞠通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E. 钱乙
7. [单选题]胸痹轻证见症为
A. 胸痹缓急
B.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C.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D. 胸中气塞,短气
E. 胸背痛,喘息咳唾,短气
8. [单选题]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 归脾汤
B. 酸枣仁汤
C. 朱砂安神丸
D. 当归六黄汤
E. 天王补心丹
9. [单选题]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属于
A. 肺胀
B. 胸痹
C. 心悸
D. 胁胀
E. 胸闷
10. [单选题]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
B. 感邪较轻
C. 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D. 邪热内郁,不能外发
E. 以上都不是
11. [单选题]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 )
A. 《黄帝内经》
B. 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
C. 《针灸甲乙经》
D. 《备急千金要方》
E. 《难经》
12. [单选题]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前胡、茯苓
B. 羌活、独活
C. 柴胡、川芎
D. 木香、枳壳
E. 半夏、苏叶
13. [单选题]大建中汤和小建中汤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附子
B. 蜀椒
C. 干姜
D. 人参
E. 饴糖
14. [单选题]枳实导滞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大黄、泽泻
B. 枳实、黄芩
C. 神曲、茯苓
D. 黄连、白术
E. 木香、半夏
15. [单选题]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A. 有无头痛
B. 有无恶寒
C. 有无发热
D. 有无汗出
E. 有无恶风
16.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与人体的生长与发育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7. [单选题]用发酵制成的药是
A. 大豆黄卷
B. 麦芽
C. 西瓜霜
D. 神曲
E. 阿胶
18. [单选题]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 苏合香
B. 麝香
C. 牛黄
D. 远志
E. 皂荚
19. [单选题]“谷疸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治用
A. 大黄硝石汤
B. 茵陈五苓散
C. 栀子大黄汤
D. 茵陈蒿汤
E. 硝石矾石散
20. [单选题]标本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
A. 上下对应关系
B. 表里络属关系
C. 前后对应关系
D. 左右交叉关系
E. 范围和规律
1.正确答案 :D
2.正确答案 :B
解析:P波
形态: Ⅰ、Ⅱ、aVF↑,aVR↓
振幅: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时限:≤0.11s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P-R间期:0.12~0.20s
QRS波 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
时限:0.06~0.10s
V1、V2导联:为RS型,R/S<1、RV1<1.0mV,反映右心室电位变化。
V5、V6导联呈QR、QRS、RS型,R/S>1、RV5<2.5mV,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Q波深度:除avR可以出现较深的Q波外,其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抬高除V1~V3导联<0.3mV,其余导联均<0.1mV。
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3.正确答案 :D
解析: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可行胃肠之气。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4.正确答案 :C
解析:安慰实验
5.正确答案 :E
6.正确答案 :B
7.正确答案 :D
解析:胸痹病机
原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病因病机: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脉见寸微尺弦,微脉见于寸口,可知上焦的阳气虚衰;弦脉见于尺部,可知下焦的阴寒痰浊壅盛,上虚则阴寒痰浊自下乘之,阻闭胸阳故见胸痹心痛。由于上焦阳虚,水气痰饮等阴邪便乘虚而居于阳位,故导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不通则痛,故云“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8.正确答案 :C
解析:朱砂安神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致。治当清热养血,重镇安神。
方中朱砂清心热,凉心血,重镇安神;生地黄养阴益血清热,共为君药。火热扰心,以黄连清热除烦,助朱砂清热安神;阴血不足,以当归补血活血,助生地黄养阴血,并制寒药凝滞,共为臣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清热养血,重镇安神之效。
9.正确答案 :C
解析:心悸指患者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
10.正确答案 :C
11.正确答案 :A
12.正确答案 :A
解析: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本方证因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所致。
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臣以川芎,柴胡。佐以桔梗,枳壳,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紫苏叶 干葛 陈皮 半夏 姜汁 前胡 茯苓 桔梗 枳壳 木香 炙甘草 (生姜 枣)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虚人外感证候辨识
虚人外感: 恶寒,发热
憎寒壮热,脉浮而重取无力 --- 败毒散
咳痰,倦怠无力,舌苔白,脉弱 --- 参苏饮
13.正确答案 :E
解析:小建中汤: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
14.正确答案 :E
解析: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药物】大黄 枳实 神曲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 泽泻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证候】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15.正确答案 :D
解析:太阳病证
临床表现:恶风寒、脉浮、头项强痛
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png]
16.正确答案 :E
17.正确答案 :D
18.正确答案 :B
解析:麝香
性能: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胎。
应用:
1.闭证神昏。
2.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
3.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
4.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活血通经,辛香走窜,力达胞宫,有催生下胎之效,治难产、死胎等,常与肉桂配伍。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2013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19.正确答案 :D
解析: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20.正确答案 :A
解析: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如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5寸中,穴为跗阳,其标在两络命门(目),穴为睛明。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ljqx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