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男童8岁,喜食糖果,且无刷牙习惯,有睡前喝奶粉习惯,半月来左下后牙疼痛,影响睡眠,近三日疼痛加剧,患儿不敢咬合,影响正常咀嚼。于3月15日就诊。检查全口牙齿广泛性龋,左下第一磨牙深龋已穿髓,探诊见脓液从髓腔流出,治疗后嘱一周后复诊,二次复诊渗出较多,叩痛(+),若使用根尖诱导成形术,则医生预约下次复诊时间以及今后复诊时间确切的是
A. 4月初复诊,每3~6周复查一次
B. 4月初复诊,每3~6个月复查一次
C. 6月初复诊,每3~6周复查一次
D. 7月初复诊,每3~6个月复查一次
E. 9月初复诊,每3~6周复查一次
2. [单选题]对患有不治之症又极度痛苦的患者,停止采取针对病因的人工干预方式,缩短痛苦的死亡过程属于
A. 积极安乐死
B. 他人助死
C. 消极安乐死
D. 临终关怀
E. 仁慈杀死
3. [单选题]腺源性感染主要来源是
A. 腮腺
B. 颌下腺
C. 舌下腺
D. 淋巴结
E. 扁桃体
4. [单选题]不宜采用塑化疗法的是
A. 老年人下前牙
B. 中年人后牙
C. 有瘘管的患牙
D. 死髓牙
E. 年轻人恒牙
5. [单选题]抗精神失常药是指
A.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
B.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
C. 治疗躁狂症的药物
D.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E. 治疗精神活动障碍的药物
6. [单选题]原始口腔在第4周时是由以下哪组突起形成的
A. 上颌突、下颌突和额鼻突
B. 中鼻突、侧鼻突和上颌突
C. 中鼻突、侧鼻突和下颌突
D. 球状突、侧鼻突和上颌突
E. 球状突、上颌突和下颌突
7. [单选题]呼吸链抑制剂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阻断呼吸链中所有电子传递
B. 阻断呼吸链中开头部分电子传递
C. 阻断呼吸链中某部位电子传递
D. 阻断呼吸链中结尾部分电子传递
E. 直接破坏线粒体
8. [单选题]我们日常所说的"疾病监测"指的是流行病学研究中
A. 横断面研究
B. 常规资料分析
C. 纵向研究
D. 群组研究
E. 病例对照研究
9. [单选题]关于脓肿切开引流目的不包括
A. 排出脓液以达消炎解毒目的
B. 减少局部疼痛肿胀
C. 预防窒息发生
D. 预防并发边缘性骨髓炎
E. 切取组织送检
10. [单选题]根管口最大,且呈圆形的是
A.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
B. 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
C. 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
D.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
E. 上颌第一磨牙腭根
11. [单选题]窝沟封闭剂的适应证
A. 沟裂点隙浅自洁作用好
B. 有较多邻面龋者
C. 牙萌出4年以上未患龋
D. 其他牙尤其是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者
E. 做充填的牙
12. [单选题]脂酰CoA在肝脏进行β-氧化,其酶促反应的顺序为
A. 脱氢、硫解、再脱氢、加水
B. 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
C. 脱氢、硫解、加水、再脱氢
D.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E. 脱氢、加水、硫解、再脱氢
13. [单选题]创缘两侧厚薄不等,缝合时耍
A. 厚侧进针深些
B. 多作褥式缝合
C. 作适当的附加切口
D. 两侧进针取同样的厚度
E. 薄侧缝合稍多而深些,厚侧缝合稍少并浅些
14. [单选题]关于腭裂引起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不正确的是
A. 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唇裂伴发
B. 主要是软组织畸形,其次是骨组织畸形
C. 对病人吸吮、进食及语言等功能的影响严重
D. 常因颌骨发育不良导致面中份凹陷和咬合错乱
E. 不仅影响病人生活、学习和工作,还易造成心理障碍
15. [单选题]通过阻滞钙通道发挥降压作用的药物是
A. 卡托普利
B. 普萘洛尔
C. 硝苯地平
D. 氢氯噻嗪
E. 可乐定
16. [单选题]一中年男性患者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手术后,主管医生为了使患者尽快恢复,给患者使用了一种比较贵的新型抗生素,但并没有同患者商量。患者恢复很快,几天后就可出院。出院时,患者发现自己需付上千元的药费,认为医生没有告诉自己而擅自做主,自己不应该负担这笔钱。在这个案例中,医生损害了患者的哪个权利
A. 知情同意权
B. 疾病的认知权
C. 平等的医疗权
D. 要求保护隐私权
E. 患者的参与权
17. [单选题]控制牙菌斑的方法不包括
A. 生物抗菌剂
B. 牙刷牙线的使用
C. 化学漱口剂
D. 免疫疫苗
E. 激光照射抑菌法
18. [单选题]牙体硬组织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
B. 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
C. 牙骨质、牙本质、牙釉质
D. 牙本质、牙骨质、牙釉质
E. 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
19. [单选题]治疗牙本质过敏的药物不包括
A. 麝香草酚
B. 75%氟化钠甘油糊剂
C. 10%氨硝酸银
D. 塑化剂
E. 2%碘酊
20. [单选题]口腔颌面部感染中最易发生全身并发症的是
A. 智牙冠周炎
B. 间隙感染
C.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D. 化脓性淋巴结炎
E. 面部疖痈
1.正确答案 :B
解析:由于二次复诊渗出较多,应再次换药,一周后观察情况再酌情做药物诱导。根据初诊时间,应该4月初复诊,如可进行药物诱导,则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情况,更换药物。药物诱导:临床无症状,根管内无渗出后,根管内导入可以诱导根尖发育成形的药物,首选氢氧化钙制剂。暂时充填窝洞,随访观察;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时注意有无临床症状,常规拍摄X线片观察根尖周、根尖形成情况,药物吸收情况。定期换药,直至根尖形成或根端闭合。第一阶段为消除感染和根尖周病变,诱导牙根发育。第二阶段为牙根根尖孔闭合后进行根管治疗严密封闭根管。一般间隔6个月~2年左右。
2.正确答案 :C
解析:本试题是考核对各种死亡方式,特别是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概念理解的考题。安乐死是对那些患有不治之症,死亡已经逼近且非常痛苦的患者,使用药物或其他方式以实现尽可能无痛苦状态下满足其结束生命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方式。根据安乐死实施中"作为"与"不作为"又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前者是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医生用药物等尽快结束患者痛苦的生命,让其安宁、舒适地死去;后者是指对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停止或撤销其治疗和抢救措施,任其自然死亡,即不以人工干预方法来延长患者痛苦的死亡过程。根据上述概念,本试题的正确选择是消极安乐死(C),并排除了A、B。至于D不属于死亡,而E有人称非自愿安乐死,故D与E也可排除。
3.正确答案 :D
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题,考核"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感染的病因"。腺源性感染不同于牙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病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颌下腺炎,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病变的过程涉及到了间隙内的淋巴结炎症。选择A(腮腺)、B(颌下腺)、E(扁桃体)是受临床上这几个器官易发生感染这一事实的影响,以为这些器官的感染就是"腺源性感染"。
4.正确答案 :E
解析:塑化要求所选患牙的根尖孔已经完全发育形成,且完整未遭迫害。根尖狭窄部已被病变组织吸收、破坏而呈开放状态,则会造成塑化液流失,刺激或烧伤根尖周组织。适用于一些极细小、弯曲,存在异物的根管。因塑化剂的颜色与牙不协调,可至塑化后的牙颈部甚至冠部变色,若所选患牙为前牙则影响美观。而对死髓变色牙进行塑化治疗,也会因树脂封闭了髓腔壁的牙本质小管的开口,导致下一步牙内漂白治疗的失败。年轻恒牙不适宜用塑化治疗,故选E。
5.正确答案 :E
解析:抗精神失常药,共分为四类:抗精神病药、抗躁狂症药、抗抑郁症药、抗焦虑症药。而A、B.C、D是片面的解释抗精神失常药,故答案为E。抗精神失常药是指治疗精神活动障碍的药物。
6.正确答案 :A
解析:在胚胎第4周,下颌突两侧的上方区域的间充质细胞增殖活跃,长出两个分支状突起,称上颌突,此时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一个凹陷,称为原始口腔,选A。
7.正确答案 :C
解析:呼吸链抑制剂能够阻断呼吸链中某部位电子传递而使氧化受阻的物质(药物或毒物)称为呼吸链抑制剂,仅阻断电子传递,限制生物氧化,对线粒体无破坏作用。
【该题针对“生物化学”知识点进行考核】
8.正确答案 :C
解析: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情况。常规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分析):对已有的资料或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一定数量的某病病例作为病例组,另选一定数量的未患该病的人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过去或最近有无暴露于某因素的历史,比较两组暴露或具有某因素的情况是否有差异,验证某因素与疾病是否确定存在联系、联系的性质和强度。纵向研究(疾病监测):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故选C。
9.正确答案 :E
解析: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有以下四项: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以达消炎解毒的目的,A正确;解除局部症状,以防发生窒息,B、C正确;防止边缘性骨髓炎发生,D正确;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循环。综上,切取组织送检不是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E错误,故选E。
10.正确答案 :E
解析:上颌第一磨牙有三个牙根,其中腭根最粗大,根管口最易找到,呈圆形。故选E。
11.正确答案 :D
解析:窝沟封闭剂的适应证,应考虑牙齿患龋的倾向,1.窝沟深,特别是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2.患者其他牙,特别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D正确。3.年龄要求:乳磨牙的封闭以3-4岁为宜,第一恒磨牙的封闭以6-7岁为宜,前磨牙和第二恒磨牙以12-13岁为宜。故此题选择D。
12.正确答案 :D
解析: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线粒体基质中疏松结合的脂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反应,脂酰基断裂生成1分子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及1分子乙酰CoA。以上生成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可再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反应,如此反复进行。故选D。
13.正确答案 :E
解析:创缘两侧组织切除不等及切开组织时刀锋偏斜,即造成两侧创缘组织厚薄不均。逐层缝合时,深层组织对位不准,则呈现两侧创缘高低不等的现象。缝合皮肤时矫正方法是:薄、低侧组织要多而深缝,而厚、高侧组织要少而浅缝。如此缝合后,创缘两侧即可调整到同一水平面上。故选E。
14.正确答案 :B
解析:唇裂有损患儿的容貌,腭裂会影响患儿的发音,唇腭裂患者可能出现上颌骨的发育不良,出现上颌后缩、面中部凹陷、反畸形,牙槽嵴裂的患者由于牙弓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可能存在牙列不齐、咬合异常、牙齿萌出障碍等。唇、腭裂患儿有吸吮困难,有的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些还容易罹患耳朵的疾病。由于容貌的缺陷、发音的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往往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排除A、C、D、E,腭裂主要是骨组织畸形,软组织是继发畸形,选B。
15.正确答案 :C
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查学生对钙通道阻滞药概念的了解。此题较为简单,只要了解硝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药即可正确回答问题。
16.正确答案 :A
解析:患者有自己做主、理性地选择诊治决策的权利,所以应选A。
17.正确答案 :E
18.正确答案 :B
解析:牙体硬组织形成先后顺序是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故本题选择B。
19.正确答案 :D
解析:药物脱敏治疗根据敏感点的部位选用合适的脱敏药物或方法。常用治疗药物方法有:①氟化物氟离子能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从而减压传导;②氯化锶为中性盐,高度水溶性,毒性很低;③氨硝酸银隔湿,拭干过敏区,涂硝酸银液,再用丁香油还原,至呈黑色为止。还原后所产生还原银,沉淀于牙本质小管中可隔绝传导。应用时,要注意口腔软组织的保护,勿使灼伤;④碘化银涂3%碘酊0.5分钟后,再以10%~30%硝酸银液涂擦,可见灰白色沉淀附着于过敏区;0.5分钟后,如法再涂擦1~2次即可奏效。这是利用硝酸银能使牙齿硬组织内蛋白质凝固而形成保护层,碘酊与硝酸银作用产生新生碘化银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内,从而阻断了传导;⑤其它药物4%硫酸镁液5%硝酸钾液30%草酸钾液皆可用于牙本质过敏的治疗。
20.正确答案 :E
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概念与理解试题,考查考生对面部疖痈临床特点的理解。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面部疖痈最易发生全身并发症,原因是疖痈的病原菌毒力较强、上唇与鼻部"危险三角区"内的静脉常无瓣膜以及颜面表情肌和唇部的生理性活动易使感染扩散。感染沿无瓣膜面前静脉逆行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细菌随血液循环扩散可引起脓毒症。其他感染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面部疖痈。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ljrj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