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卫生职称副高终极模考试试题(H5),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有关肿瘤坏死因子描述,错误的是
A. 由T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胞产生
B. 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
C. 可引起抗感染的炎症反应
D. 对免疫细胞有调节、诱生作用
E. 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型,其生物活性各不相同
2. [多选题]下列哪几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表现
A. 本病的病因与免疫因素有关
B. 发病率高于淋巴瘤
C. 临床表现之一为持续高热
D. 好发于男性老年人
E. 病变常累及多个脏器
3. [多选题]导致血沉增快的技术因素为
A. 增加抗凝剂用量导致血液稀释
B. 血沉管倾斜放置
C. 血沉管内径<2.55mm
D. 病人红细胞数目增加
E. 病人处于肺结核活动期
4. [多选题]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形式包括 ( )
A. 蛋白质亚基的聚合
B. 交叉聚合
C. 分子识别
D. 分子的自我装配
E. 多酶复合体
5. [单选题]准确度通常以哪项指标来衡量
A. 标准差
B. 偏倚
C. 变异系数
D. 不确定度
E. 以上均不是
6. [单选题]针对临床上怀疑组织胞浆菌的标本适合的染色方法是
A. 革兰染色
B. 吉姆萨染色
C. 墨汁染色
D. 抗酸染色
E. 六胺银染色
7. [单选题]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依据为
A. CSF中白细胞数量增多并找到细菌
B. CSF淋巴细胞数量
C. CSF蛋白质含量
D. CSF葡萄糖含量
E. CSF中白细胞数量
8. [单选题]有关胰岛素分泌说法错误的是
A. 胰岛素的基础分泌量为每小时0.5~1.0U,进食后分泌量可增加3~5倍。
B. 胰岛素分泌的主要生理刺激因子是高血糖
C. 胰岛素的血循环半衰期约为Smin
D. 高氨基酸、脂肪酸、胃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迷走神经兴奋以及一些药物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E. 胰岛素主要在肾实质降解
9. [单选题]在用RIA检测某种激素在血清中的浓度时,其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越大,表明
A. 该激素在血清中的浓度越高
B. 该激素在血清中的浓度越低
C. 游离的标记激素的浓度越高
D. 对这种激素的特异性抗体浓度越高
E. A+D
10. [单选题]正常精液排出后1小时内,具有Ⅲ级活动力的精子应
A. >10%
B. >20%
C. >25%
D. >40%
E. >60%
11.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SI单位 ( )
A. Osm
B. Katal
C. mg/dl
D. mmol/L
E. g/L
12.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进行分类与鉴定的最佳方法是
A. 对流免疫电泳
B. 免疫扩散试验
C. 免疫固定电泳
D. ELISA
E. 免疫比浊试验
13. [单选题]使用Miller窥盘法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如计数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115个,同时计数的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为19个,则网织红细胞数量应报告为
A. 0.020
B. 0.018
C. 0.016
D. 0.014
E. 0.012
14. [单选题]关于生长曲线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生长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的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
B. 生长曲线可分为4期,即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
C. 生长曲线对研究工作及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
D. 典型生长曲线可根据细菌在体内的生长特点而绘制
E. 细菌在体内的生长曲线与其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有差异
15. [单选题]对流免疫电泳中IgG抗体由于电渗作用在抗原抗体最适比处形成乳白色沉淀线这一现象称
A. 正向正极倒退
B. 反向正极倒退
C. 正向负极倒退
D. 反向负极倒退
E. 正向负极前进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在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 )
A. CK
B. CK-MB
C. MB
D. cTnT
E. cTnI
17. [多选题]ANA亚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有 ( )
A. 明确诊断
B. 临床分型
C. 病情观察
D. 治疗评价
E. 预后判断
18. [单选题]血液保存液ACD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可变为CPD
A. 枸橼酸盐和磷酸盐
B. 葡萄糖和腺嘌呤
C. 腺嘌呤和鸟嘌呤
D. 鸟嘌呤和磷酸盐
E. 腺嘌呤和磷酸盐
19. [单选题]室间质评的主要作用中,不包括
A. 是评价实验室是否胜任相应检测工作的能力
B. 是对临床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补充
C. 是对权威机构进行的实验室现场检查的补充
D. 是医疗差错和事故鉴定中的重要条件
E. 增加患者和临床医师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
20. [多选题]有关红细胞内酶缺陷的检验包括
A. 血红蛋白H包涵体生成试验
B. 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C.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D.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E. 蛇毒因子溶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