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患儿8个月,于11月份发生腹泻、呕吐3天,伴发热,大便10~15次/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17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患儿8个月,于11月份发生腹泻、呕吐3天,伴发热,大便10~15次/"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儿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患儿8个月,于11月份发生腹泻、呕吐3天,伴发热,大便10~15次/日,淡黄色水样便,无腥臭。大便镜检阴性。导致本病的可能病原体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病性大肠杆菌
C. 空肠弯曲菌
D. 白色念珠菌
E. 轮状病毒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健康信念模式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方法是

A. 医学心理学
B. 医学伦理学
C. 社会心理学
D. 健康传播学
E. 教育学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造成小儿溃疡性口腔炎常见的病原体是

A. 单纯疱疹病毒
B. 链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肺炎链球菌
E. 白色念珠菌

正确答案 :BCD

解析:溃疡性口炎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或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


[多选题]以"四苗"预防"六病"中的四苗是指

A. 卡介苗
B. 百白破疫苗
C. 麻疹疫苗
D. 脊髓灰质炎疫苗
E. 乙肝疫苗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四苗六病,指的是卡介苗、脊灰疫苗(糖丸),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预防的六病是 结核病、脊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现在已经是扩大免疫规划了


[单选题]小儿肺炎全身各系统病理生理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 )

A. 机体抵抗力低下
B. 病原体侵入
C. 毒素作用
D.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E. 器官发育不成熟

正确答案 :D

解析:小儿肺炎全身各系统病理生理变化的关键因素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单选题]八个月的小儿出现神经系统正常的表现是 ( )

A. 拥抱反射阳性
B. 觅食反射阳性
C. 颈肢反射阳性
D. 吸吮反射阳性
E. 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正确答案 :E

解析:小儿出生时即具有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吸吮、握持、拥抱等反射,随着年龄的增长以上原始反射自然消失(通常3~4 个月)。 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提睾反射、腹壁反射也不易引出,至1岁时才稳定。出生后 3~4个月前的婴儿肌张力较高,Kernig征(凯尔尼格征)可呈阳性,2岁以下小儿Barbinski征(巴宾斯基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时,若出现声音嘶哑,最常见的原因是

A. 右心室增大压迫喉返神经
B. 左心房扩大压迫喉返神经
C. 左心室增大压迫喉返神经
D. 肺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
E. 左、右心室增大压迫喉返神经

正确答案 :D

解析: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表现症状取决于导管的粗细,口径大者出现气急、乏力,偶因肺动脉扩张 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


[单选题]护士为8个月男婴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前,护士所做的准备工作应除外

A. 检查接种场所的环境准备
B. 做好小儿和家长的解释工作
C.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D. 取得小儿及家长的合作
E. 待小儿不适时再准备急救物品

正确答案 :E

解析:(1) 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的卡和证 每次接种后都有明确的记录,可以防止漏种和重复接种,也便于计算免疫间隔。  (2) 预防接种前最好能给儿童测体温 因为体温正常才能进行疫苗接种。  (3) 注意皮肤清洁 预防接种后一般24小时内不再清洗局部皮肤。因此,最好在预防接种前洗澡、换内衣。  (4) 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在空腹、饥饿和过度疲劳时不宜立即进行预防接种。可给小儿进食休息后再接种,这样可减少晕针和低血糖反应。


[多选题]小儿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学龄期
D. 青春期
E. 5~6岁

正确答案 :ADE

解析:小儿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婴儿、5~6岁和青春期。


[多选题]关于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知为基础,就是获取知识学习的过程
B. 信为动力,就是对知识信息的积极态度
C. 行是指行动或实践,包括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过程
D. 知、信、行三者存在因果关系,但没有必然性
E. 获得知识并建立信念后,很快会出现行为上的转变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健康教育“知信行”是知识、信念、行为的简称。其中“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只有当人们了解了的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知识、信念、行为之间只存在因果关系,并不存在三者间必然的联系。行为改变是目标,为达到行为转变,必须以知识作为基础,以信念作为动力。只有对知识积极的思考,对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以逐步形成信念,当知识上升为信念,就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转变行为。要使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促进形成有利环境,进而达到转变行为的目的。故选ABCD。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lm2dyv.html
  • 下一篇:护理腹泻患儿时,哪项护理措施应除外 6个月小儿在儿科门诊检查,哪项属发育异常现场首选的止血方法是小儿SIRS的诊断标准包括( )婴儿脊柱出现第1个生理性弯曲的时间是生后( )小儿体格发育符合下列规律,但除外婴儿腹泻伴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有( )。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