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患儿男,1岁。因腹泻、脱水入院。经补液脱水基本纠正,但患儿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腱反射减弱。该患儿应考虑为
A. 低血糖症
B. 低钙血症
C. 低镁血症
D. 低钾血症
E. 酸中毒
2. [单选题]下列属于婴儿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
A. 进食后呕吐
B. 呕吐物中必含胆汁
C. 常因呕吐导致脱水
D. 为喷射性呕吐
E. 为非喷射性呕吐
3. [单选题]早产儿入暖箱的箱温调节依据为
A. 体温和皮肤红润度
B. 吸吮和吞咽能力
C. 呼吸频率和心率
D. 肌张力和神经反射
E. 体重和病情
4. [单选题]健康的内隐行为包括
A. 情绪愉快
B. 自知之明
C. 和谐关系
D. 不吸烟、不酗酒
E. 适应环境
5. [单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选用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阿米卡星
D. 利巴韦林
E. 头孢菌素
6. [单选题]为避免苯丙酮尿症患儿智力低下,开始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最好是在
A. 出生后3个月内
B. 出生后6个月内
C. 出生后9个月内
D. 出生后12个月内
E. 出生后18个月内
7. [单选题]抗菌药联合用药的指征是
A.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B.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 急性肾盂肾炎
D. 急性细菌性肺炎
E. 急性肠炎
8. [单选题]患儿男,6个月。护理体格检查中发现不正常的神经发射是
A. 握持反射消失
B. kernig征阳性
C. Babinski征阳性
D. 拥抱反射存在
E. 四肢腱反射阳性
9.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应选择的饮食是
A. 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
B. 给予高苯丙氨酸饮食
C. 以豆制品及面、米饮食为主
D. 以乳、蛋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为主
E. 适当控制苯丙氨酸摄入持续至成人
10. [单选题]用95%乙醇进行燃烧消毒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容器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此法
B. 消毒搪瓷盆,应先洗净、擦干水分
C. 贵重器械禁用此法
D. 燃烧过程中如乙醇不够,可以边燃烧边添加乙醇
E. 火焰应全面覆盖容器
11. [单选题]儿科护士为患儿提供的常见支持方式哪项错误
A. 倾听
B. 触摸
C. 教育
D. 陪伴
E. 批评
12. [单选题]新生儿娩出后双眼各滴入0.25%氯霉素眼药水的目的是 ( )
A. 使新生儿睁眼
B. 防止眼睛干燥
C. 预防角膜炎
D. 预防化脓性结膜炎
E. 以上都不是
13. [多选题]由于小儿呼吸道解剖特点,易患的疾病是
A. 耳咽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易引起中耳炎
B. 婴幼儿上颌窦发育已充分,易患鼻窦炎
C. 婴幼儿最容易发生扁桃体炎
D. 左侧支气管由气管直接延伸,异物易进入左侧支气管
E. 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喉头水肿和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
14. [多选题]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
A. 呼吸道感染
B. 公害病
C. 神经系统感染
D. 传染病
E. 低钾血症
15. [多选题]下列关于小儿呼吸道解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咽鼓管较宽、直而短,呈水平位,易引起中耳炎
B. 婴儿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感染时发生鼻塞
C. 婴幼儿鼻泪管短,上感时易引起结膜炎
D. 喉头狭窄,富有血管,感染时易发生出现呼吸困难
E. 异物易进入左侧支气管
1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的是
A. 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 致病性行为模式
C. 不良疾病行为
D. 高危险行为
E. 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17. [单选题]不属于影响目标行为的强化因素的是
A. 生理效益
B. 心理效益
C. 信念
D. 经济效益
E. 社会支持、影响
18. [单选题]2~3岁小儿的正常心率为
A. 70~90次/分
B. 80~100次/分
C. 100~120次/分
D. 110~130次/分
E. 120~140次/分
19. [单选题]易患免疫系统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的年龄阶段是
A. 新生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学龄前期
E. 学龄期
20. [单选题]轮状病毒肠炎多发年龄是
A. 新生儿
B. 6个月以下
C. 6~24个月
D. 3~5岁
E. 6岁以上
1.正确答案 :D
解析:低钾血症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等。重者出现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
2.正确答案 :D
解析: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之一呕吐:因呕吐中枢受刺激所致,呕吐频繁,晨起明显,多呈喷射性。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急性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E
解析: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体重越轻,箱温越高。
4.正确答案 :D
5.正确答案 :E
解析:应早期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已高达90%左右,因此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如苯唑西林钠、头孢呋辛钠等,联合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等,亦有较好疗效。
6.正确答案 :A
解析:饮食治疗如果在出生后5个月才开始,则大部分患儿有智力低下;4~5岁时才开始饮食治疗,则只能使抽搐发作和行为异常得到减轻。
7.正确答案 :B
8.正确答案 :D
解析:小儿出生时即具有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吸吮、吞咽、握持、拥抱等反射,和对寒冷、疼痛及强光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原始(暂时性)反射如吸吮、拥抱、握持等反射应于3~4个月时自然消失。如这些反射在新生儿期减弱或消失,或数月后仍不消失,常提示有神经系统疾病。 新生儿和婴儿肌腱反射较弱,提睾反射、腹壁反射也不易引出,至1岁时才稳定。出生后3~4个月前的婴儿肌张力较高,Kernig征(凯尔尼格征)可呈阳性,2岁以下小儿Babinski征(巴宾斯基征)阳性亦可为生理现象。
9.正确答案 :A
解析:苯丙酮尿症一旦确诊应采取低苯丙氨酸饮食,以阻止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10.正确答案 :D
11.正确答案 :E
解析:批评不属于儿科护士应用的支持方式。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 :D
解析:白天用1%的红霉素眼药水或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一天3次,夜间可以用金霉素眼膏,预防化脓性结膜炎
13.正确答案 :AE
解析:1.鼻 鼻腔相对狭窄,位置较低。婴幼儿鼻粘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粘膜肿胀,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2.鼻窦 新生儿上颌窦和筛窦极小,2岁以后迅速增大,至12岁才充分发育。额窦2—3岁开始出现,12~13岁时才发育,蝶窦3岁时才与鼻腔相通,6岁时很快增大。由于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易发生鼻窦炎。3.鼻泪管和咽鼓管 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眦部,且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引起炎症。婴儿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4.咽部 咽部较狭窄且垂直。扁桃体包括咽及腭扁桃体,前者6个月已发育,后者1岁末才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则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5.喉 以环状软骨下缘为标志。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下呼吸道1.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粘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一旦感染易于发生充血、水肿导致呼吸道阻塞。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向侧方伸出,而右支气管短而粗,为气管直接延伸,故异物很容易易进入右支气管。2.肺 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致粘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3.胸廓 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因此,呼吸时,肺不能充分地扩张、通气和换气,易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发绀。小儿纵隔体积相对较大,周围组织松软,在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14.正确答案 :ACD
解析:小儿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1.麻疹:前驱期表现,特别是Koplik斑是早期诊断关键。典型的为“烧3天、出3天、退3天”,留有脱屑及色素沉着。接触麻疹5天内肌注免疫球蛋白可预防发病。隔离期:一般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出疹后10天。 2.风疹:出疹期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皮疹在淋巴结肿大后24小时出现,24小时出全,一般3天,少有脱皮,较麻疹全身症状轻。隔离期:出疹后5天。 3.幼儿急疹:病原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突然起病,发热3~5天,热退疹出。 4.水痘:在同一部位丘疹、水痘、结痂同时存在,向心性分布。 5.猩红热:主要致病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发热后第2天全身皮肤弥漫充血发红基础上存在密集均匀的红色小丘疹,24小时布满全身,皱褶处密集。疹退脱皮,无色素沉着。 6.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原福氏志贺菌多见。有时在出现肠道症状或腹泻之前先出现休克或脑病表现。怀疑中毒痢尚未排便,可用冷盐水灌肠,取粪便检查。 7.脊髓灰质炎:于体温下降时出现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逐渐加重,热退瘫痪停止发展,无感觉障碍。 8.乙脑:是病毒性脑炎中最重且预后差的一种,乙脑病毒系虫媒病毒。
15.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因为右侧主支气管与左侧主支气管相比较而言,右侧主支气管比较粗、短,与气管延长线的夹角比较小,故异物相对容易进入右侧主支气管和以下的叶段支气管。
16.正确答案 :E
17.正确答案 :C
18.正确答案 :C
解析:该题是一道专业知识记忆题。备选答案均是对小儿的心率的描述,小儿心率相对较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新生儿时期最快,心率120~140次/分,1岁以内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小儿心率变化的规律基本上是年龄每增长1岁,心率约减少10次/分。该题正确的答案是C。
19.正确答案 :D
解析:学龄前期儿童易患急性肾炎、风湿热等免疫系统疾病。
20.正确答案 :C
解析: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婴幼儿致命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在6~24个月婴幼儿发病率高,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lmmn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