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血液技术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答疑(J4),更多临床血液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患者APPT为45s/31s,提示哪组有缺陷
A. FⅧ、FⅨ、FⅤ、FⅪ
B. FⅩⅢ、FⅫ、FⅨ、FⅪ
C. FⅡ、FⅤ、FⅦ、FⅢ、Fg
D. Fg、FⅤ、FⅦ、FⅧ
E. FⅡ、FⅩ、FⅧ、FⅦ
2. [单选题]哪类疾病常累及皮肤病变
A. 淋巴瘤
B. 多发性骨髓瘤
C.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D.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 [单选题]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B. 脾吞噬血小板增多
C. 血小板功能异常
D. 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E. 血小板结构异常
4. [单选题]可引起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假阳性的原因是
A. 待测血清样本中M蛋白种类多,浓度高
B. 待测血清样本来自伴有冷球蛋白血症的患者
C. 待测血清样本来自伴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
D. 待测血清样本来自患有淀粉样变性的患者
E. 上述原因中尚未包括
5. [单选题]关于实验室认可和质量体系认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 目前使用的ISO17025,源自ISO/CERTICO导则25-1978,是1999年版
B. 实验室认可对象是检测实验室或(和)校准实验室;认证对象是产品、过程或服务
C. 经认可的实验室具有从事某个领域检测或(和)校准工作的能力
D. 质量体系认证同样要求实验室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
E. 当今美国是按照CLIA88对临床实验室进行强制性认可
6. [单选题]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女性患者,其血红蛋白要求大于
A. 160g/L
B. 170g/L
C. 180g/L
D. 190g/L
E. 200g/L
7. [单选题]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检查的主要特点为
A. 粒红比下降
B. 粒系毒性改变
C. 粒系成熟障碍
D. 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
E. 造血细胞减少
8. [多选题]哪些生理性因素可使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发生改变( )。
A. 应激状态
B. 月经前期
C. 妊娠期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E. 新生儿
9. [单选题]下列哪项符合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骨髓穿刺检查
A.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均减低
B. 非造血细胞增多
C. 血细胞病态造血较明显
D. 少数患者出现干抽
E. 部分患者可见小巨核细胞
10. [单选题]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
B. 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
C. 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
D. 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
E. 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
11. [单选题]最适宜用于鉴别原粒和原淋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
A. 过氧化物酶
B. 碱性磷酸酶
C. 糖原
D. α-丁酸萘酚酯酶和氟化钠抑制试验
E. 酸性磷酸酶
12.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因车祸导致肝、脾破裂,血压降到12/6kPa。在用羟甲淀粉(代血浆)恢复血容量的同时,急需大量输血,患者血型鉴定为Rh阴性,AB型。为确定患者血清中是否有抗D抗体,应首选
A. 盐水法
B. 抗球蛋白法
C. 酶法
D. 清蛋白法
E. 聚凝胺法
13. [单选题]关于记录的分类及作用错误的是
A. 记录的主要作用是质量活动运行情况的证明
B. 记录可以是数据、文字,但不可以是图表
C. 记录有两种,即质量记录及活动记录
D. 质量活动记录最常见是检验过程或校准过程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
E. 记录可以是文字记载的书面材料,也可以是微机存储的数据和存储于软盘上的材料
14. [单选题]关于慢性输血溶血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生在异体24小时之内
B. 主要由血型不合引起
C. 患者症状重,抢救效果差
D. 容易引发DIC
E. 为血管内溶血
15. [单选题]肌钙蛋白由几个亚单位(亚基)组成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E. 6个
16. [单选题]不属于凝血酶敏感因子的是
A. 因子Ⅰ
B. 因子Ⅴ
C. 因子Ⅷ
D. 因子Ⅹ
E. 因子ⅩⅢ
17. [单选题]目前临床上筛选献血员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主要检测
A. 病毒特异性抗体
B. 病毒特异性抗原
C. 病毒特异性核酸
D. 病毒非特异性抗体
E. 病毒非特异性抗原
18. [单选题]WHO推荐的成人毛细血管采血最常用的部位是
A. 耳垂
B. 拇指
C. 足跟
D. 食指
E. 无名指
19. [单选题]成熟红细胞中含有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血红蛋白
E. 溶酶体
20. [单选题]假失控概率指的是
A. 假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真在控批数)×100%
B. 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C. 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100%
D. 假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E. 真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