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半夏
B. 厚朴
C. 白术
D. 茯苓
E. 生姜
[单选题]湿温后期,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治宜
A. 竹叶石膏汤
B. 沙参麦冬汤
C. 藿香正气散
D. 薛氏五叶芦根汤
E. 茵陈蒿汤
正确答案 :D
解析:证候表现:湿温病后期,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为后期余湿留连证。病机:湿温病气分证后期,余湿未尽,脾气不舒,胃气未醒。 治法:轻清芳化,清涤余湿。 方药:薛氏五叶芦根汤。藿香叶 鲜荷叶 枇杷叶 佩兰叶 薄荷叶 芦根 冬瓜仁
[单选题]女,58岁。水肿,腰以下为甚,脘闷纳呆,肢冷神倦,尿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最佳选方为
A. 五苓散
B. 参苓白术散
C. 温脾汤
D. 胃苓汤
E. 实脾饮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是
A. 肾气虚
B. 阳明脉衰
C. 肾精亏
D. 血不足
E. 阳气衰于上
正确答案 :B
解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单选题]胆矾作内服使用,其用法是
A. 另煎
B. 包煎
C. 温水化服
D. 先煎
E. 后下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四逆散证之四逆,较合适的理解为
A. 阴阳气不相顺接
B.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阳气不达
C. 肝胃气滞,阳气内郁,不达四末
D. 肾虚水停,阳气被遏
E. 少阴阳虚,复感寒邪,寒凝气滞
正确答案 :C
解析:四逆散证 【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释义】本条论阳郁厥逆的证治。少阴寒化证,阳虚不温四肢,易见四逆,证属虚寒。而本证的“四逆”是肝郁气滞,阳气内郁不达四肢而致,证属实属郁。证同而病机不同,故特提“四逆”以示虚、实之别。因阳气郁遏,气机不畅,故可见诸多或然证。若兼肺寒气逆,则为咳;心阳不足则为悸;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阳虚中寒,则腹中痛;兼中寒气滞,则泄利下重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本证病机为阳郁。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阳气;芍药苦泄破结,通络止痛;枳实导滞行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畅气机,透达郁阳之功。若咳,加干姜、五味子温肺敛气;心悸,加桂枝温壮心阳;小便不利,加茯苓淡渗利湿;腹中痛,加附子温阳止痛;泄利下重,加薤白通阳行滞。
[单选题]治疗虚寒性肺痿的主方是甘草干姜汤,其方中药物炮制与组合比例是
A. 炙甘草倍于炮干姜
B. 炮干姜倍于炙甘草
C. 生甘草倍于炮干姜
D. 炙甘草、干姜等分
E. 炮干姜倍于生甘
正确答案 :A
解析: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单选题]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
A. 唐·王焘《外台秘要》
B. 清·汪昂《医方集解》
C.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D.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E.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正确答案 :E
解析:清 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单选题]下列有关重型肝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不超过10天
B. 病死率一般不高
C. 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的区别主要是后者肝性脑病出现较早
D. 在我国以HB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最常见
E. 慢性重型是指重型肝炎的病程超过24周
正确答案 :D
解析:重型肝炎病死率高,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不超过14天,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的区别主要是后者肝性脑病出现较晚,慢性重型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单选题]痞满的主症为
A. 胸胁胀满,触之无形
B. 胀满疼痛,呕吐
C. 触之无形,按之柔软
D. 胃部痞塞,满闷不舒
E. 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
正确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