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理化检验技术副高真题分析(H4),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如用TNaOH/HCl=0.03646g/m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盐酸,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2.00ml,则试样中盐酸的质量为
A. 22.0×0.03646
B. 22.0÷0.03646
C. 22.0×0.03646×36.46
D. 22.0÷(0.03646×36.46)
E. 22.0×36.46/0.03646
2. [单选题]在气相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通常采用的气体有
A. 空气
B. 氧气
C. 氢气
D. 氮气
E. 氩气
3. [单选题]水的永久性硬度是指
A. 碳酸盐硬度
B. 水中钙、镁与碳酸盐结合形成的硬度
C. 水中钙、镁与重碳酸盐结合形成的硬度
D. 水中钙、镁与碳酸盐、重碳酸盐结合形成的硬度
E. 非碳酸盐硬度
4. [单选题]一种物质可定义为一种元素,则它的所有原子具有相同的
A. 原子量
B. 原子序数
C. 放射性
D. 中子数
E. 正电子数
5. [单选题]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测定
A. Ag,Sn,Na
B. As,Te,Sn,Se,Sb,Pb,Ge,Bi
C. As,Te,Sn,Se,Sb,Pb,Ge,Bi,Hg
D. Au,Se,Pb
E. Be,Sb,Pb,Hg
6. [单选题]影响水质pH测定的因素是
A. 浑浊度
B. 温度
C. 游离氯
D. 氧化性
E. 还原性
7. [单选题]固体废弃物样品经105℃烘烤、粉碎后,不适合分析的项目是
A. 铅、镉、砷
B. 总汞
C. 有机磷
D. 全量金属
E. 氰化物
8. [单选题]撞击式分级颗粒物采样器是利用什么把粒径不同的颗粒物分别捕获在各段捕集板上的
A. 扩散沉降
B. 直接阻挡
C. 惯性撞击
D. 静电吸引
E. 自然沉降
9. [单选题]常用的辐射杀菌射线有
A. 红外线、电离辐射、微波
B. 红外线、电离辐射、电磁波
C. 紫外线、电离辐射、电磁波
D. X线、电离辐射、微波
E. 紫外线、电离辐射、微波
10. [单选题]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时,在水样采集至分析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
A. 水样不加酸保存,当天测定
B. 水样中性或弱碱性保存,当天测定
C. 水样中性保存,1周测定
D. 水样加酸保存,1周测定
E. 水样中性或弱碱性保存,2周内测定
11. [单选题]可以用检测标准物质发现的误差
A. 系统误差
B. 操作误差
C. 偶然误差
D. 过失误差
E. 试剂误差
12. [单选题]原子吸收法测定Cr和Cd的吸收波长分别是
A. 228.8nm,253.7nm
B. 228.8nm,357.9nm
C. 357.9nm,228.8nm
D. 357.9nm,253.7nm
E. 357.9nm,283.3nm
13. [单选题]呼吸性粉尘采样常用冲击式采样头,它对粉尘粒子的分离性能应符合
A.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分离曲线要求
B.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呼吸曲线要求
C.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呼吸分离曲线要求
D.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粉尘分离曲线要求
E.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分散曲线要求
14. [单选题]在甲烷氯代时,加入大量的HCl,其反应速度将
A. 加快
B. 大大加快
C. 减慢
D. 大大减慢
E. 无多大变化
15. [多选题]水质检验项目中的化学指标共有20项,下列指标中,属于化学指标的是
A. 化学耗氧量
B. 阴离子洗涤剂
C. 氯化物
D. 铬(六价)
E. 浑浊度
16. [单选题]欲测定某地下水中氰化物的浓度,但已知水中存在大量的硫离子。欲消除硫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可选用
A. 萃取
B. 蒸馏
C. 氧化
D. 还原
E. 酸化
17. [单选题]双硫腙溶于氯仿中的溶解度为
A. 0.3g/L(淡绿色)
B. 0.4g/L(绿色)
C. 0.64g/L(绿色)
D. 1.64g/L(暗绿色)
E. 17.3g/L(蓝绿色)
18. [单选题]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酚,经蒸馏后取蒸馏液进行测定,加试剂的顺序十分重要不能随意改变,否则测定失败。下列哪种顺序是正确的
A. 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缓冲液
B. 缓冲液-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C. 铁氰化钾-4-氨基安替比林-缓冲液
D. 缓冲液-铁氰化钾-4-氨基安替比林
E. 铁氰化钾-缓冲液-4-氨基安替比林
19. [单选题]一般蛋白质含氮量平均约为
A. 16%
B. 18%
C. 16.7%
D. 17.6%
E. 18.5%
20. [多选题]下列关于延迟时间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终点法选择反应进入线性期
B. 终点法选择反应接近平衡期
C. 动态法选择反应进入线性期
D. 动态法选择反应接近平衡期
E. 依不同项目与方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