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成人重度肥胖是指体重至少超过标准体重的
A. 10%
B. 20%
C. 40%
D. 50%
E. 30%
2. [单选题]表示某地1990~1994年肝炎病例的年龄分布,应该采用
A. 线图
B. 直方图
C. 圆图
D. 散点图
E. 直条图
3. [单选题]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联合治疗方案是
A. 甲氨蝶呤+硫酸氨基葡萄糖
B. 甲氨蝶呤+来氟米特
C. 双氯芬酸+泼尼松
D. 双氯芬酸钠+来氟米特
E. 对乙酰氨基酚+硫酸氨基葡萄糖
4. [单选题]医疗机构应对麻醉药品处方单独存放,至少保存
A. 四年
B. 二年
C. 一年
D. 半年
E. 三年
5. [单选题]女,28岁,2年前剖宫产分娩。现妊娠38周,阵发性腹痛8小时就诊。查宫口开大4cm,先露头,S-1,1小时后突然出现下腹部撕裂样疼痛。查体:宫口1cm,先露从阴道未触及,胎心未闻及。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子宫破裂
B. 羊水栓塞
C. 先兆子宫破裂
D. 前置胎盘
E. 胎盘早剥
6. [单选题]有关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血尿中化学物质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升高
B. 血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0.5
C. 血清直接胆红素含量升高
D. 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升高
E. 尿胆红素阴性
7. [单选题]结核性脑膜炎不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 脑膜病变
B. 脑干病变
C. 脑部反复病变
D. 脑积水及室管病变
E. 脑神经损伤
8. [单选题]体内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原料是
A. 丙酰辅酶A
B. 草酰乙酸
C. 乙酰辅酶A
D. 葡萄糖
E. 乙酰乙酰辅酶A
9. [单选题]关于健康肉芽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肉芽组织容易出血
B. 肉芽组织中淤血常较重,水肿明显
C. 皮肤创伤表面的肉芽组织,表面呈颗粒状
D. 肉芽组织中神经纤维再生较迟,故对痛觉不敏感
E. 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是较快的
10. [单选题]反射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 神经的传导速度
B. 反射中枢突触的多少
C. 感受器的敏感度
D. 刺激的性质
E. 刺激的强度
1.正确答案 :D
解析: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肥胖度小于
2.正确答案 :E
解析:了解肝炎的年龄分布为独立资料,用直形图。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人数的比,用圆形图。
3.正确答案 :B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尚不能治愈,缓解疼痛,防止病情进展。常用方案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
4.正确答案 :E
解析: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5.正确答案 :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考点是子宫破裂的诊断。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附属裂开。引起子宫破裂的病因有瘢痕子宫、梗阻性难产、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产科手术损伤或其他原因。此例属于瘢痕子宫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破裂,故B正确。
6.正确答案 :E
解析:肝细胞性黄疸患者尿胆红素阳性。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胆红素也增加。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
7.正确答案 :B
解析:根据病理改变,结核性脑膜炎可分为4型:
1.浆液型 其特点是浆液渗出物只限于颅底,脑膜剌激征及脑神经障碍不明显,脑脊液改变轻微。此型属早期病例。
2.脑底脑膜炎型 炎性病变主要位于脑底。但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可较弥漫。其临床特点是明显的脑膜剌激征及颅神经障碍,有不同程度的脑压增高及脑积水症状。但无脑实质局灶性症状,脑脊液呈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改变。此型临床上最为常见。
3.脑膜脑炎型 炎症病变从脑膜蔓延到脑实质。可见脑实质炎性充血,多数可见点状出血、少数呈弥漫性或大片状出血,有闭寒性脉管炎时,可见脑软化及坏死。部分病例可见单发或多发结核瘤。可引起局灶性症状。除脑膜剌激征、颅神经受损及脑实质损害症状不相平行。本型以3岁以下小儿多见,远较前两型严重,病程长、迁延反复,预后恶劣,常留有严重后遗症。
4.结核性脊髓软硬脑膜炎型(脊髓型)炎性病变蔓延到脊髓膜及脊髓,除脑和脑膜症状外。有脊髓及其神经根的损害症状。此型多见于年长儿,病程长、恢复慢,如未合并脑积水,死亡率不高。但常遗留截瘫等后遗症。
脑干病变最不常见
8.正确答案 :C
解析:乙酰CoA(乙酰辅酶A)是胆固醇合成的直接原料,它来自葡萄糖、脂肪酸及某些氨基酸的代谢产物。
9.正确答案 :B
解析:肉芽组织的表面呈细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形似嫩肉故名。镜下观察基本结构为:①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平行排列,均与表面相垂直,并在近表面处互相吻合形成弓状突起,肉眼呈鲜红色细颗粒状。②新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散在分布于毛细血管网络之间,很少有胶原纤维形成。③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于肉芽组织之中。肉芽组织内常含一定量的水肿液,但不含神经纤维,故无疼痛。故本题答案为A。
10.正确答案 :B
解析:兴奋经中枢传播时往往较慢,这一现象称为中枢延搁。这是由于化学性突触传递须经历递质释放,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并与后膜受体结合,以及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等多个环节。兴奋通过一个化学性突触通常需要0.3~0.5ms,比在同样距离的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得多。反射通路上跨越的突触数目越多,兴奋传递所需的时间越长。故本题答案为E。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mpl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