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考试宝典理化检验技术医学副高职称易错易混题库(V9),更多理化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常用浸渍试剂滤料采集空气中哪种状态的污染物
A. 单纯颗粒物
B. 化学惰性颗粒物
C. 惰性气体
D. 颗粒物与蒸气共存
E. 永久性气体
2. [单选题]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长周期的元素个数是
A. 2
B. 8
C. 18
D. 36
E. 10
3. [单选题]按照国标方法(GB5009.8-2003),蔗糖的测定需先经盐酸水解,将蔗糖转化为还原糖,再按还原糖测定。水解条件为68~70℃水浴15min,这种水解条件的优点在于
A. 其他双糖并不水解
B. 蔗糖可获得还原性
C. 葡萄糖出现旋光性质改变
D. 淀粉可发生糊化
E. 单糖受到破坏
4. [单选题]采集样品时,采样员在现场应做些什么工作
A. 签封样品和做好采样记录并签字
B. 采样和签封样品
C. 采样和做好采样记录并签字
D. 签封样品和输送样品至实验室
E. 签封样品和保存样品
5. [单选题]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 同一物质不可能既有酸的作用又有碱的作用
B. 任一酸失去一个质子后成为碱
C. 碱不可能是阳离子
D. 碱不可能是阴离子
E. 碱可能是中性离子
6. [单选题]欲测定矿物中的痕量金属含量,宜采用
A. 红外光谱法
B. 原子吸收光谱法
C. 核磁共振法
D. 气相色谱法
E. 液相色谱法
7. [单选题]可用滴定法测定钙,滴定的标准溶液为EDTA-2Na溶液,EDTA-2Na的化学名为
A. 二硫腙二钠
B. 二氮杂菲二钠
C. 变色酸二钠盐
D.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E. 邻苯二甲碳二钠盐
8. [单选题]水质分析的一般检验项目中,有些项目要求尽快分析,有些项目要求在4小时内测定。下列各项检验中,超过4小时仍可测定的是
A. pH
B. Hg
C. 铬(六价)
D. 亚硝酸盐氮
E. 氯仿、四氯化碳
9. [单选题]酱油的总酸是酱油质量的一个指标。在多种酸性物质中,用于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A. 乙酸
B. 乳酸
C. 柠檬酸
D. 甲酸
E. 丙酸
10. [单选题]空气污染物采样时,应选择适当的方法,主要考虑的问题不包括
A. 检测的目的和要求
B. 污染物的性质
C. 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状态和浓度
D. 选用的分析方法类型
E. 采样人员业务素质培训
11. [单选题]配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时,用重铬酸钾或溴酸钾作基准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碘化钾,此实验宜选择的指示剂是
A. 酚酞
B. 甲基橙
C. 溴甲酚绿
D. 淀粉液
E. 甲基红
12. [单选题]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在水中受微生物作用,可发生生物降解,因此水样采集后的测定条件要求
A. 室温保存,24h内
B. 4℃保存,3d内
C. 4℃保存,1周内
D. 4℃保存,12d内
E. 4℃保存,24h内
13. [单选题]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要用到醋酸铅棉,醋酸铅棉的作用是
A. 除去氯化物的干扰
B. 除去碘化物的干扰
C. 作为还原剂
D. 作为氧化剂
E. 除去硫化氢的干扰
14. [单选题]生活饮用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是
A. 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
B.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C.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D. 硝酸银滴定法
E. 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15. [单选题]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且与羟基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丙醛
B. 甲酸
C. 甲酸乙酯
D. 葡萄糖
E. 果糖
16. [单选题]色谱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为200℃,老化色谱柱的温度上限为
A. 10℃
B. 15℃
C. 30℃
D. 250℃
E. 300℃
17. [单选题]一个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指对一个样品所得一组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数。一个食物样品某种营养素真值含量往往不知,用于表示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的指标是
A. 可信度
B. 精密度
C. 回收率
D. 重现性
E. 相对标准偏差
18. [多选题]测定化妆品中甲醇,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有三种,即:直接法、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下面所示各类样品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 香水可用直接法
B. 香波用气液平衡法
C. 护肤乳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D. 育发类产品可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E. 发胶类产品可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19. [单选题]为提高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的稳定性,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 提高载气纯度
B. 减少检测室内负性离子含量
C. 延长柱子老化时间
D. 降低柱温,提高检测室温度
E. 在有惰性气体存在下,对检测器加温
20. [单选题]误食毒鼠强造成的食物中毒属于
A. 细菌性食物中毒
B. 真菌性食物中毒
C. 植物性食物中毒
D. 动物性食物中毒
E. 化学性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