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院药学副高卫生职称2024历年真题库(Q6),更多医院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药物清除率(CL)
A.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量被清除
B. 其值与分布容积有关
C. 其值与消除速率有关
D. 其值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E. 其值与血药浓度有关
2. [多选题]右旋糖酐的特点是
A. 分子量大
B. 不溶于水
C. 抑制血小板聚集
D. 可用于防治休克后期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 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3. [多选题]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有( )
A. 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
B. 使肺能充分吸入自然界之清气
C. 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
D. 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全身,并将代谢产生的水液下输于肾和膀胱,变为尿液排出体外
E.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4. [多选题]属于安神剂的是( )
A. 天王补心丹
B. 朱砂安神丸
C. 酸枣仁汤
D. 安宫牛黄丸
E. 至宝丹
5. [单选题]下列哪种辅料不是防腐剂
A. 山梨醇
B. 三氯叔丁醇
C. 苯酚
D. 硫柳汞
E. 苯扎溴铵
6. [多选题]黄疸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这包括( )
A. 肝
B. 脾
C. 肺
D. 胃
E. 胆
7. [多选题]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A. 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统称为配伍变化
B. 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
C. 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属于物理配伍变化
D. 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E. 药理性配伍变化包括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8. [多选题]大剂量碘在术前应用的目的是
A. 利于手术进行,减少出血
B. 防止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
C. 使甲状腺功能恢复
D. 使甲状腺功能接近正常
E. 使甲状腺组织退化、腺体缩小
9. [单选题]不属于患者用药咨询主要内容的是
A. 药品适应证是否与患者病情相对应
B. 缓、控释制剂的用法
C. 所用药品的维持剂量
D. 药品的商品名
E. 输液中药物配伍理化性质变化与配伍禁忌
10. [单选题]心肾阴虚型胸痹,宜选用( )
A. 血府逐瘀汤
B. 左归饮
C. 右归饮
D. 补阳还五汤
E. 八珍汤
11. [单选题]关于软膏剂中乳剂型基质的错误表述是
A. O/W型乳状基质比W/O型乳状基质易于洗除
B. O/W型乳状基质与W/O型乳状基质相比,药物的释放及对皮肤的可透性较好
C. O/W型乳状基质适用于分泌物较多的皮肤病
D. O/W型乳状基质易蒸发失去水分使乳膏变硬,常需加入保湿剂
E. O/W型乳状基质的外相是水,在贮存过程中可能霉变,故需要加入防腐剂
12. [单选题]某片剂中主药每片含量为0.2g,测得颗粒中主药的百分含量为40%,则每片片重为
A. 0.1g
B. 0.2g
C. 0.3g
D. 0.4g
E. 0.5g
13. [多选题]可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有
A. 毛果芸香碱
B. 毒扁豆碱
C. 阿托品
D. 哌仑西平
E. 琥珀胆碱
14. [多选题]按照《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关于执业药师注册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执业药师注册证的有效期为五年
B. 申请注册者必须经所在单位考核同意
C. 执业药师执业范围,应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D. 执业药师应按照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执业活动
E. 因健康原因不能从事执业药师业务的,应办理注销注册手续
15. [多选题]下列关于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四环素可减少铁的吸收
B. 补铁时血象恢复正常,症状好转即可停药
C. 盐酸可减慢铁的吸收
D. 补铁时同服牛奶可减慢铁的吸收
E. 补铁时同饮茶水可减慢铁的吸收
16. [单选题]林可霉素的主要用途是
A. 呼吸道感染
B. 骨及关节感染
C. 皮肤感染
D. 胆道感染
E. 泌尿系统感染
17. [多选题]属于平息内风的方剂是( )
A. 消风散
B. 大秦艽汤
C. 镇肝熄风汤
D. 天麻钩藤饮
E. 大定风珠
18. [单选题]下面关于输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pH力求接近体液pH
B. 等渗等张
C. 尼泊金可用作输液的抑菌剂
D. 用于脊椎注射的不加抑菌剂
E. 不引起血象的任何变化
19. [多选题]对药物相互作用的正确阐述是
A.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价的变化
B. 药物相互作用可使疗效增加
C. 药物相互作用可使毒性增加
D. 发生在体外的药物相互作用称为药物的配伍禁忌
E. 药物相互作用只表现在药效学方面
20. [多选题]对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的药物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多巴胺
E. 麻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