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真题试卷(D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09   [手机版]    

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真题试卷(D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2024真题试卷(D0),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细胞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是

A. 6.4~6.8
B. 6.8~7.O
C. 7.0~7.2
D. 7.2~7.6
E. 7.6~8.O


2. [单选题]淋病奈瑟菌的特征是

A. 无芽胞,有鞭毛,无荚膜
B. 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
C. 有芽胞,无鞭毛,有荚膜
D. 有芽胞,有鞭毛,有荚膜
E. 有芽胞,有鞭毛,无荚膜


3. [单选题]食品卫生微生物样品必须存放专用冰箱,一般阳性样品如无特殊情况,发出报告后

A. 即可及时处理样品
B. 2天可以处理样品
C. 3天始能处理样品
D. 1周后才能处理样品
E. 3个月才能处理样品


4. [单选题]滤菌器不能除去

A. 支原体
B. 真菌
C. 螺旋体
D. 细菌
E. 以上都不对


5. [单选题]H-O变异属于:

A. 毒力变异
B. 菌落变异
C. 鞭毛变异
D. 形态变异
E. 耐药性变异


6. [多选题]属于细菌感染血清学诊断的试验方法是

A. 冷凝集试验
B.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C. 中和试验
D. 异嗜性凝集试验
E. 补体结合试验


7. [单选题]细菌在机体的组织内生长繁殖产生的扩散因子是

A. 菌毛
B. 外毒素
C. 透明质酸酶
D. 脂多糖
E. M蛋白


8. [单选题]明胶液化试验结果观察正确的是

A. 35℃培养24h后培养基呈液态为阴性
B. 35℃培养24h后培养基呈液态为阳性
C. 培养后置4℃培养基立即由液态变固态为阴性
D. 培养后置4℃冰箱,30min不发生凝固为阴性
E. 培养后置4℃冰箱,30min不发生凝固为阳性


9. [多选题]为防止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A. 原则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
B. 做好消毒与隔离,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C. 对需要长期用药的细菌感染,应联合用药
D.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控
E. 大量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


10. [单选题]肺炎球菌主要寄生于

A. 上呼吸道
B. 血液
C. 消化道
D. 泌尿生殖道
E. 皮肤


11. [单选题]在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中有诊断意义的真菌孢子是

A. 大分生孢子
B. 小分生孢子
C. 厚膜孢子
D. 关节孢子
E. 芽生孢子


12. [单选题]伤寒病后带菌者的细菌存留部位通常为

A. 肠系膜淋巴结
B. 肾脏
C. 胆囊
D. 咽喉部
E. 结肠壁


13. [单选题]下面的变量中哪个是数值变量( )

A. 每个病人就诊的医院
B. 每个病人就诊的疾病
C. 每个病人就诊的次数
D. 每个病人就诊的科室
E.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4. [单选题]关于肠杆菌科细菌S-R变异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S-R变异后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
B. S-R变异后菌株毒力明显降低
C. 在人工培养基上多次传代易发生S-R变异
D. 发生S-R变异是因为菌体脂多糖外层特异性多糖侧链消失所致
E. S-R变异后菌株毒力明显增强


15. [单选题]我国沿海地区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是

A. 沙门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肉毒梭菌
D. 副溶血性弧菌
E. 产气荚膜梭菌


16. [单选题]根据微生物的细胞类型,共分为哪几类

A. 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B. 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生细胞型微生物
C. 非细胞型微生物,原生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 原生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E. 原生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质细胞型微生物


17. [单选题]狂犬病毒经过系列传代适应特定宿主后可称之为

A. 固定毒
B. 野毒株或街毒
C. 病毒原型
D. 减毒株
E. 强毒株


18. [单选题]耶尔森菌属中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有

A. 1个种
B. 4个种
C. 6个种
D. 3个种
E. 7个种


19. [单选题]志贺菌检验时,增菌时间缩短是因为

A. 其他肠道致病菌过多而影响分离
B. 非致病菌过多而影响分离
C. 条件致病菌过多而影响分离
D. 非肠道致病菌过多而影响分离
E. 其他肠道非致病细菌过多而影响分离


20.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结果为

A. ++++
B. ++--
C. ----
D. -+-+
E. +-+-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nd49g0.html
  • 下一篇: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卫生高级职称模拟在线题库(D0) 每克或每毫升化妆品产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不得超过布鲁司杆菌感染人的途径可以是有关"R质粒所致的耐药性"的叙述,其来源可分为虱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错误的是用鸡胚分离病毒,正确的是病毒体的基本结构为大肠杆菌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