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学正高医学高级职称2024历年真题(@3),更多针灸(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戒酒综合征的治则是
A. 健脾化痰
B. 调和气血
C. 清肝泻火
D. 宣肺化痰
E. 宁心安神
2. [多选题]痢疾一证,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临床一般辨证分为
A. 赤白痢
B. 湿热痢
C. 寒湿痢
D. 噤口痢
E. 休息痢
3. [多选题]肝藏血功能正常的表现是
A. 贮藏血液
B. 调节血流量
C. 防止出血
D. 固摄血液
E. 推动血行
4. [多选题]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痛如折,小腹冷感,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迟,宜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用
A. 肾俞
B. 命门
C. 次髎
D. 脾俞
E. 阴陵泉
5. [多选题]属于本经子母补泻补母法用穴的是
A. 肺虚取太渊
B. 肝虚取曲泉
C. 脾虚取太白
D. 肾虚取太溪
E. 胆虚取阳陵泉
6. [多选题]预防滞针的发生应当
A. 避免留针时间延长
B.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C. 不宜用强刺激手法
D. 禁止提插、捻转
E. 避免单向捻转
7. [多选题]由两个以上穴点组成的是
A. 二白
B. 腰痛点
C. 三角灸
D. 膝眼
E. 四缝
8. [多选题]既能解表发汗,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 生姜
B. 麻黄
C. 香薷
D. 浮萍
E. 荆芥
9. [多选题]治疗脾胃虚弱型痿证的针灸治疗原则为
A. 濡养筋脉
B. 补泻兼施
C. 健补脾胃
D. 只针不灸
E. 只灸不针
10. [多选题]胎位不正肾虚寒滞证适用的刺灸法是
A. 补法
B. 泻法
C. 平补平泻法
D. 瘢痕灸法
E. 温针灸法
11. [多选题]描述经络感应传导现象的是( )
A. 针已出,气独行
B.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C. 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D. 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
E. 行气血而营阴阳
12. [多选题]雷公藤的功效有
A. 祛风除湿
B. 活血通络
C. 消肿止痛
D. 杀虫解毒
E. 除湿和胃
13. [多选题]属表里经五输穴的荥穴是
A. 少府
B. 行间
C. 劳宫
D. 前谷
E. 内庭
14. [多选题]《素问·骨空论》记载的任脉病症为
A. 苦心痛
B. 腹满
C. 内结七疝
D. 带下瘕聚
E. 寒热
15. [多选题]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的治则除育阴潜阳、降火止痛外
A. 只针不灸
B. 泻法
C. 补法
D. 平补平泻
E. 针灸并用
16. [多选题]为防止川乌中毒,应注意
A. 剂量不宜过大
B. 严格炮制
C. 入汤剂宜先煎、久煎
D. 内服多用生品
E. 与半夏配伍同用
17. [多选题]过劳包括
A. 劳神过度
B. 劳力过度
C. 房劳过度
D. 思虑太过
E. 久行伤筋
18. [多选题]预防晕车选用耳穴的主穴为
A. 胃
B. 内耳
C. 贲门
D. 肾上腺
E. 交感
19. [多选题]小便浑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道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 气海
B. 血海
C. 阳陵泉
D. 足三里
E. 太溪
20. [多选题]从腋下走出的经脉是( )
A. 手太阴经
B. 足厥阴经
C. 足太阴经
D. 手少阴经
E. 手厥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