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医学职称真题答案公布(AH9),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灵枢·本神》指出,血所舍藏的是
A. 魂
B. 意
C. 神
D. 魄
E. 志
2. [单选题]患儿,6个月,急起喘憋2天。体检:体温381℃,呼吸80次/分,烦躁不安,满肺哮鸣音,喘憋缓解时可闻及少许中细湿哕音,肝右肋下2cm。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腺病毒肺炎
B. 支气管肺炎
C. 喘息性支气管炎
D.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E. 支气管肺炎并心衰
3. [单选题]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论,决定人体生长壮老的是
A. 心气
B. 肝气
C. 脾气
D. 肾气
E. 肺气
4. [单选题]关于幽门螺杆菌生物学特征,错误的是
A. 定居于胃黏膜的深层,紧贴胃黏膜表面
B. 具有粘附性
C. 革兰阴性杆菌
D. 需氧菌
E. 分泌尿素酶
5. [单选题]男婴,10个月。发热1个月,耳流脓10天,皮疹5天入院。经查诊断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莱特勒-西韦病)”。下列哪项为最终确诊指标
A. 患儿有出血样皮疹、耳流脓及颅骨缺损
B. 皮疹印片见大量单核组织细胞,形态无异常
C. 皮疹印片见大量单核组织细胞,形态无异常:且皮疹活检S-100蛋白染色阳性
D. 皮疹印片见大量单核组织细胞,形态无异常:皮疹切片电镜见此组织细胞内有Birbeck颗粒
E. 皮疹印片见大量单核组织细胞,形态无异常:且皮疹活检ATP酶染色阳性
6. [单选题]一早产儿,生后母乳喂养,每次吃奶后有少量奶汁溢出,生长发育情况良好,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溢乳
B. 幽门痉挛
C. 胃食管反流
D. 喂养不当
E. 消化道畸形
7. [单选题]1岁半男孩,近3个月反复感冒,渐消瘦,近半个月来低热,盗汗明显,爱哭闹,夜睡不安,有时呕吐。查:营养较差,浅表淋巴结不大,颈无抵抗,心肺(-),脑膜刺激征(-),胸片示肺门增大,血沉40mm/h,PPD试验硬结直径16mm。下列处理哪项不妥
A. 雷米封全日量的半静滴
B. 抗结核药物须用1.5~2年
C. 最初三个月可用3~4种抗结核药联合治疗
D. 开始加用泼尼松,接1mg/(kg·d)口服
E. 可行鞘内注射抗结核药物
8. [单选题]小儿脑肿瘤不多见的是
A. 星状细胞瘤
B. 脑膜瘤
C. 成髓细胞瘤
D. 室管膜瘤
E. 颅咽管瘤
9. [单选题]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原理是
A. 血流通过缺损口
B. 肺动脉相对狭窄
C. 主动脉瓣相对狭窄
D. 三尖瓣相对狭窄
E. 二尖瓣相对狭窄
10. [单选题]《素问·举痛论》“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属
A. 怒则气上的病变
B. 喜则气缓的病变
C. 恐则气下的病变
D. 悲则气消的病变
E. 劳则气耗的病变
11. [多选题]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 伤人急速、易犯阳明
B. 多以口鼻而入
C. 易困阻中焦、阻滞脾胃
D. 可逆传心包
E. 以肺为病变中心
12. [单选题]夏季热病之初所伤脏腑是:
A. 肺胃
B. 肺脾
C. 肺肾
D. 脾肾
E. 脾胃
13. [单选题]8岁女弦,患上呼吸道感染5天后发生血尿,眼瞳无水肿。血压12/8kPa。CH50及C3均正常,抗“O”400U,肾功能正常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管型0~1/HP。最可能是
A. 泌尿道感染
B. 急性肾炎(链球菌感染后)
C. 病毒性肾炎
D. 急进性肾炎
E. 溶血尿毒综合征
14. [单选题]引起“水土不服”的发病因素是
A. 先天桌赋,体压较弱
B. 地域因素
C. 气候因素
D. 生活、工作环境
E. 精神状态
15. [单选题]下列哪顼不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
A. 心室率150~250次/分
B. QRS波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0秒
C. 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
D. 无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E. 心室率较心房率快
16. [单选题]最后一颗恒牙长出的时间一般在几岁
A. 6
B. 8
C. 12
D. 12~15
E. 20~30
17. [单选题]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A. 麻黄汤加葛根
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 麻桂合方加葛根
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
E.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18. [单选题]久病患者面黄肌瘦,气短懒言,腹满纳呆,不思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舌暗红少苔,脉沉而涩,治当选用
A. 薯蓣丸
B. 黄芪建中汤
C. 小建中汤
D. 大黄廑虫丸
E.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A. 皮肤紫癜
B. 1/3病人可出现关节症状
C. 腹痛、黑便
D. 血小板减少
E. 血尿和(或)蛋白尿
20.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抗炎治疗,首选治疗方法为
A. 口服糖皮质激素
B. 静脉用糖皮质激素
C. 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
D. 吸入糖皮质激素
E. 吸入氨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