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黄芪的主治病证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药师频道。
[多选题]黄芪的主治病证有
A. 脾肺气虚
B. 气虚水肿
C. 中气下陷
D. 阴虚燥咳
E. 自汗盗汗
[单选题]主要成分为胆酸的中药是
A. 龙胆
B. 蟾酥
C. 牛黄
D. 大黄
E. 薄荷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的主要成分。牛黄的主要成分为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
[多选题]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有
A. 根及根茎类在春、秋季
B. 叶类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C. 皮类在冬季
D. 全草类的茎叶茂盛时
E. 果实种子类在夏、秋季
正确答案 :BD
解析:确定中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材适宜采收期确定的一般原则:①双峰期,即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许多根及根茎类中药,在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后和春初植物发芽前或刚露苗时,既是有效成分高峰期,又是产量高峰期,这个时期就是它们最适宜采收期。如莪术、郁金、姜黄、天花粉、山药等。②当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大时,此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如三颗针的根在营养期与开花期小檗碱含量差异不大,但在落果期小檗碱含量增加一倍以上,故三颗针根的适宜采收期应是落果期。③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为最适宜采收期。如牡丹皮5年生者含丹皮酚最高为3.71%,3年生者为3.20%,两者的含量差异并不显著,且3年生者少两年生长期,故以3年生者为最佳采收年限。④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如人参,对吉林抚松栽培的不同年龄人参的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皂苷的积累是随人参栽培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至4年生含量达到最高(4.8%),以后两年增加较慢或略有下降,6年生者在秋季药材产量和人参皂苷总含量均较高,故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对多年生药用植物适宜采收期生长年限的选择,应根据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兼顾产量高峰期,经综合分析来确定。某些全草类药材,有效成分存在于各种器官中,而各器官中物质的积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又各不相同。所以,单凭一种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是不可行的。⑤有些药材,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有毒成分,在确定适宜采收期时应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集为宜。答案选BD
[单选题]不作内服的药物是
A. 升药
B. 砒石
C. 斑蝥
D. 大蒜
E. 马钱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拔毒消肿敛疮药升药的用法。备选药砒石、斑蝥、马钱子、大蒜均可内服,故可排除。其中升药为水银、火硝、明矾各等分混合升华而成,主含氧化汞;辛热有大毒,拔毒去腐力猛,不作内服,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