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试题(S2)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10   [手机版]    

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试题(S2)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试题(S2),更多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A. 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 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 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2. [单选题]麻黄根与浮小麦共同的功效是

A. 止泻
B. 止咳
C. 止遗
D. 止汗
E. 止血


3. [单选题]下列不属八纲辨证内容的有

A. 表证,里证
B. 标证,本证
C. 虚证,实证
D. 阳证,阴证
E. 热证,寒证


4. [单选题]脾胃虚弱而致脘腹疼痛的特点为

A. 隐隐作痛
B. 痛如刀绞
C. 胀满疼痛
D. 刺痛固定
E. 走窜不定


5.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

A. 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mV,T波倒置或低平
B. 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
C. 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深,深度≥同导联R波的1/4
D. 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宽,宽度>0.04s
E. QRS波群宽大畸形


6. [单选题]根据《素问·痹论》所述,以疼痛剧烈,固定不移为特点的痹证是

A. 皮痹
B. 行痹
C. 痛痹
D. 著痹
E. 筋痹


7. [单选题]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此症是

A. 邪犯肌表
B. 外邪入里
C. 邪在半表半里
D. 邪犯肠胃
E. 邪犯肺卫


8. [单选题]养阴清肺汤与百合固金汤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

A. 生地、玄参
B. 贝母、薄荷
C. 当归、白芍
D. 桔梗、丹皮
E. 熟地、甘草


9. [单选题]“以人为本,践行宗旨”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

A. 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
B. 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C. 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D. 以上都是


10. [单选题]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状是

A. 失眠
B. 面白
C. 健忘
D. 多梦
E. 心悸


11. [单选题]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A. 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B. 升举脾阳,祛散寒湿
C. 补中益气,温胃散寒
D. 健脾和胃,利水祛湿
E. 温中散寒,消积导滞


12. [单选题]患者,男,60岁。主诉心胸憋闷疼痛,并放射至肩背,心悸怔忡,有恐惧感,舌紫有瘀点苔白,脉沉细涩。其病机是

A. 心血亏虚
B. 肝血不足
C. 心阳偏衰
D. 心阴虚亏
E. 心血瘀阻


13.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化生"天癸"的主要物质是

A. 肝血
B. 心血
C. 脾气
D. 肺阴
E. 肾精


14. [单选题]患者头胀且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缓。其证候是

A. 伤暑
B. 冒湿
C. 伤湿
D. 中暑
E. 以上均非


15. [单选题]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花粉
B. 胆南星
C. 茯苓
D. 橘红
E. 桔梗


16.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A. 再造散
B. 杏苏散
C. 败毒散
D. 升麻葛根汤
E. 普济消毒饮


17. [单选题]下列一条不应列为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A. 使已有的疾病加重
B. 适应性调整,恢复内稳态
C. 使原有的疾病复发
D. 损害适应能力,引发心身症状
E. 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引发新的疾病


18. [单选题]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右寸脉可候

A. 心与膻中
B. 肾与小腹
C. 脾与胃
D. 肝、胆与膈
E. 肺与胸中


19. [单选题]邓巴认为患者的病前人格特点大多是: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进取心,有强烈的依赖愿望,易怨恨不满,常常压抑愤怒

A. 消化性溃疡
B. 原发性高血压
C. 冠心病
D. 支气管哮喘
E. 恶性肿瘤


20. [单选题]角膜直径大于多少为异常:

A. 10mm
B. 13mm
C. 11mm
D. 12mm
E. 14mm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ne3lv1.html
  • 下一篇:中医眼科主治冲刺密卷答疑(S2) 治疗噤口痢,根盘紧束,灼热疼痛,不属降低毒副作用的是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气化不行# 肾阳不足,下寒上燥 脾肾两虚,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邪热内郁,清热化湿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