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针灸真题答案+解析(T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26   [手机版]    

针灸真题答案+解析(T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真题答案+解析(T8),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肠痈临床特点的是

A. 右下腹痛
B. 肌紧张
C. 板状腹
D. 反跳痛
E. 发病急骤


2. [单选题]针灸治疗肠痈应首选下列哪组穴位( )。

A. 足三里、中脘、合谷
B. 阑尾穴、上巨虚、天枢
C.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D. 下巨虚、小肠俞、大肠俞
E. 以上都不是


3. [单选题]十二经别是指

A. 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
B. 十二正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
C. 十二正经离、出、入、合的别行部分
D. 十二正经离、出、合、入的别行部分
E. 以上都不是


4. [单选题]虚热证的病理基础是

A. 阴偏胜
B. 阳偏胜
C. 阴偏衰
D. 阳偏衰
E. 阴损及阳


5. [单选题]治疗脾胃虚弱型绝经前后诸证,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取俞募穴、足三阴经穴为主
B. 主穴是脾俞、肾俞、中脘、足三里
C. 毫针用泻法,加灸
D. 便溏者加天枢、阴陵泉
E. 腹胀者加下脘、气海


6. [多选题]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治宜( )

A. 清热化湿
B. 通腑泄热
C. 豁痰开窍
D. 清心开窍
E. 芳香化浊


7. [单选题]下列骨度分寸中,不是9寸的是( )

A. 两完骨之间
B. 天突至歧骨
C.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
D. 歧骨至脐中
E. 两头维之间


8. [单选题]下列关于腱鞘囊肿治则不正确的是

A. 针刺为主
B. 泻法
C. 行气止血
D. 化瘀散结
E. 补法


9. [单选题]属于直接灸的是( )

A. 瘢痕灸
B. 蒜泥灸
C. 隔姜灸
D. 实按灸
E. 温灸器灸


10. [单选题]下列穴位,除( )之外,均入发际0.5寸

A. 曲差
B. 本神
C. 哑门
D. 上星
E. 头维


11. [单选题]麻黄桂枝各半汤中"身痒"的机制是

A. 风寒束表,营卫不和
B. 风寒闭郁,经气不舒
C. 邪气日久不解,不得小汗出
D. 外寒内热,表气郁闭
E. 以上均不是


12. [多选题]分布在手阳明经上的特定穴有

A. 五输穴
B. 交会穴
C. 募穴
D. 八会穴
E. 下合穴、八会穴


13. [单选题]治疗带下量不甚多,色黄,质稠或有臭气,阴部干涩不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者,除针刺主穴外再加

A. 脾俞、足三里
B. 肾俞、照海
C. 肾俞、太溪
D. 脾俞、肾俞
E. 足三里、命门


14. [单选题]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处方是

A. 颊车、地仓、支沟、侠溪
B. 翳风、颊车、内庭、外关、合谷、足临泣
C. 听宫、下关、合谷、足临泣
D. 翳明、风池、翳风、承泣、合谷
E. 风池、外关、期门、太阳


15. [单选题]临床多见于健康人,或为病进,其脉象是

A. 长脉
B. 大脉
C. 实脉
D. 洪脉
E. 沉脉


16. [单选题]水谷精微的转输布散主要依赖的脏腑功能是

A. 胃主腐熟
B. 小肠主受盛化物
C. 脾主运化
D. 肝主疏泄
E. 肾阳主温煦


17.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不宜深刺的是( )

A. 手五里
B. 手三里
C. 温溜
D. 肩髃
E. 扶突


18. [单选题]以"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为理论依据阐发的治则不包括

A. 引火归原
B. 阳中求阴
C. 脏病治腑
D. 气虚补血
E. 用热远热


19. [单选题]患者女,51岁。突然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按之不减,伴头胀、面赤,咽干、口苦,烦躁善怒,舌红,苔黄,脉弦数。除主穴翳风、听会、侠溪、中渚外,应加取

A. 太冲、丘墟
B. 外关、合谷
C. 曲池、大椎
D. 太溪、肾俞
E. 合谷、阳陵泉


20. [多选题]黄土汤由哪些药物组成( )

A. 灶中黄土、黄芩、阿胶
B. 当归、附子、人参
C. 干地黄、白术
D. 附子、甘草
E. 干姜、半夏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ned1rr.html
  • 下一篇:乳癖兼见冲任失调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肘劳分经辨证取穴,其证候是下列哪条经脉不与"咽"发生联系:以下治疗耳鸣的处方中,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下列各项中,48岁。腰部隐隐作痛已1年有余,通络止痉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清热开窍,跌打肿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