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临床化学检验正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T6),更多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新近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方法( )。
A. 蛋白质工程中的定点诱变技术
B. 噬菌体展示
C. 酵母双杂交
D. 生物传感芯片质谱
E. 免疫诱导
2. [多选题]下列关于免疫比浊测定,叙述正确的是( )
A. 胶乳颗粒在免疫比浊测定有较广泛的应用
B. 免疫比浊法分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C. 不宜单点定标
D. 免疫比浊法必须在过多聚合、形成絮状沉淀之间进行浊度测定
E. 不会出现抗原过量的情况
3. [多选题]会引起分配系数改变的参数改变是
A. 柱长缩短
B. 固定相改变
C. 流动相流速增加
D. 相比减少
E. 柱温改变
4. [多选题]ELISA检测方法包括( )
A. 直接法
B. 双抗体夹心法
C. 免疫组织化学酶标法
D. 间接法
E. BAS-ELISA法
5. [多选题]改善PSA早期诊断能力的办法有 ( )
A. f-PSA/t-PSA比例
B. PSA增长速率
C. PSA密度,即PSA浓度/超声测量的前列腺体积
D. 制定统一的参考值范围
E. 年龄调整参考值范围上限
6. [多选题]关于室间质量评价,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定量的分析项目,计划必须通过结果偏离靶值的程度来确定每一分析项目的结果
B. 计划需将每一分析项目实验室结果与10个或更多仲裁实验室80%一致或所有参加实验室80%一致性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定量测定项目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度
C. 定性的实验项目的可接受的性能准则是阳性或阴性
D. 对于细菌学则考虑鉴定是否正确和药敏结果是否正确
E. 计划应提供每次活动至少5个样本,最好每年组织3次活动
7. [多选题]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的物质有 ( )
A. 麦角钙化醇
B. β-胡萝卜素
C. γ-胡萝卜素
D. 7-脱氢胆固醇
E. 胆钙化醇
8. [多选题]生物传感器具有
A. 选择性好
B. 灵敏性高
C. 分析速度快
D. 成本低
E. 能在复杂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
9. [多选题]临床上可用于胰腺癌诊治的肿瘤标志物有( )
A. CA199
B. CEA
C. TAG72
D. CA153
E. CA125
10. [多选题]诊断动脉血栓形成较好的指标是 ( )
A. D-二聚体
B. P-选择素
C. 钠尿肽
D. cTn
E. Mb
11. [多选题]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的条件是( )
A. 敏感性高
B. 特异性高
C. 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和肿瘤大小无关
D. 肿瘤标志物浓度和转移及恶性程度有关
E. 以上都是
12. [多选题]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有
A. 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B. 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
D. 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
E. 正常AG型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碱中毒
13. [多选题]可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
A. 免疫原
B. 半抗原
C. 半抗原+载体
D. 异种物质
E. 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未曾接触过的物质
14. [多选题]成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指标包括 ( )
A. TC>7.8mmol/L
B. 有家族史
C. TG>5.6mmol/L
D. LDL-C>4.9mmol/L
E. 有肌腱黄色瘤
15. [多选题]血液标本采集后,哪些因素可影响标本质量
A. 血细胞的代谢活动
B. 蒸发作用
C. 微生物降解
D. 光学作用
E. 气体扩散
16. [多选题]下列关于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论述正确的是 ( )
A. 脑中RNA含量高说明脑的功能和代谢活跃
B. 糖代谢方式主要为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
C. 脑脂类中大多数代谢快
D. 脑内ATP处于高稳定水平
E. 神经白细胞素不具有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17. [多选题]理想的诊断试验应具有绝对的( )。
A. 临床敏感度
B. 临床特异度
C. 检测准确度
D. 检测灵敏度
E. 检测精密度
18. [多选题]CK存在于 ( )
A. 红细胞
B. 肝
C. 脑组织
D. 骨骼肌
E. 心肌
19. [多选题]24小时尿液的采集要求是
A. 采集前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开始计时并采集尿液,将24小时尿液全部采集于容器内
B. 防腐剂应在采集第一次尿液后全部加入
C. 准确记录尿液总量,混匀尿液后取约40ml尿液送检
D. 24小时尿蛋白检测的防腐剂用甲醛
E. 容器应清洁无化学物污染,容量应大于4L
20. [多选题]火焰光度法的特点有
A. 是一种吸收光谱分析法
B. 被推荐为血清(浆)钠、钾测定的参考方法
C. 所使用的丙烷等燃气给实验室带来安全隐患
D. 具有“电解质排斥效应”
E. 精密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