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肿瘤放射治疗中级专业模拟在线题库(X2),更多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烷化剂类化疗药
A. 放线菌素
B. 甲氨蝶呤
C. VCR
D. 环磷酰胺
E. 三苯氧胺
2. [单选题]TAM的疗效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 淋巴结状况
B. Her2表达状况
C. 肿块大小
D. ER状况
E. 绝经状况
3. [单选题]ⅠA、ⅡA霍奇金病应采用全淋巴照射的病理类型为
A. 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
B. 淋巴细胞衰减型,混合细胞型
C. 淋巴细胞为主型,淋巴细胞衰减型
D. 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
E. 淋巴细胞衰减型,结节硬化型
4. [单选题]止痛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除外( )。
A. 个体化给药
B. 按阶梯给药
C. 按时给药
D. 口服给药
E. 不要随便调整剂量
5. [单选题]观察晚期食管癌在食管腔内生长情况( )。
A. CT 扫描
B. 食道钡餐造影
C. MRI 检查
D. B 超检查
E. 内腔镜超声
6. [单选题]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
A. 往中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B. 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
C. 医患交往中的伦理方面的关系
D. 医患交往中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E. 医患交往中的人文关怀
7. [单选题]淋巴瘤大纵隔的定义是指
A. 站立时胸X线正位片纵隔肿瘤最大横径和第5、6胸椎间胸廓横径之比>1/3
B. 平卧时胸X线正位片纵隔肿瘤最大横径和第5、6胸椎间胸廓横径之比>1/3
C. 平卧时胸X线正位片纵隔肿瘤最大横径和第9、10胸椎间胸廓横径之比>1/3
D. 站立时胸X线正位片纵隔肿瘤最大横径和第9、10胸椎间胸廓横径之比>1/3
E. 站立时胸X线正位片纵隔肿瘤最大横径和第5、6胸椎间胸廓横径之比>1/2
8. [单选题]鼻咽癌常可发现的体征是
A. 鼻咽肿物,张口困难,脑神经受损体征
B. 鼻咽肿物,鼻道堵塞,鼓膜外突
C. 鼻咽肿物,口咽肿胀,脑神经受损体征
D. 鼻咽肿物,颈部肿块,脑神经受损体征
E. 鼻咽肿物,鼻道堵塞,颈部肿块
9. [单选题]对于肿瘤化疗新药临床试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Ⅳ期临床试验应使各方面条件尽量一致
B. Ⅰ期临床试验最好采用单一药物治疗
C. Ⅲ期临床试验最好采用单一药物治疗
D. Ⅱ期临床试验一般不采取单一药物治疗
E. 一种新药的各期临床试验中,给药剂量基本相同
10. [单选题]希罗达对阿霉素及紫杉醇治疗无效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率为( )。
A. 30%
B. <10%
C. 20%
D. 15%
E. 35%
11. [单选题]TPN 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A. 静脉血栓形成
B. 感染
C. 气胸
D. 腹泻
E. 便秘
12. [单选题]淋巴瘤的B症状(AJCC第6版)下列正确的是( )。
A. 体重减轻<10%
B. 皮肤瘙痒
C. 乏力
D. 出汗
E. 无法解释的发热,体温超过38℃
13. [单选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QUL评估)( )。
A. 是指对病人一般情况评分(KPS)
B. 包括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心理及精神等四个方面
C. 由医护人员评估更准确可靠
D. 可以反映病人的幸福感、满意感以及生活水平
E. 是指无病生存期
14. [单选题]具有良性组织学表现,却有少数患者出现肺转移的骨肿瘤是( )。
A. 骨髓瘤
B. 尤文肉瘤
C. 软骨母细胞瘤
D.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E. 骨巨细胞瘤
15. [单选题]目前恶性胸膜间皮瘤唯一可能获得根治的手段是( )。
A. 分子靶向治疗
B. 手术
C. 化疗
D. 放疗
E. 姑息治疗
16. [单选题]根据近年我国对大肠癌病因的研究,以下哪一项为大肠癌发病前三位的危险因素
A. 高脂肪饮食、慢性腹泻、喜食腌菜
B. 黏液血便、阑尾炎史、肠息肉史
C. 肠息肉史、黏液血便、慢性腹泻
D. 慢性便秘、高脂肪饮食、吸烟
E. 慢性腹泻、家族肿瘤史、饮酒
17. [单选题]下列肿瘤手术治疗不作为首选的是( )。
A. 鼻咽癌
B. 大肠癌
C. 软组织肿瘤
D. 乳腺癌
E. 睾丸肿瘤
18. [单选题]睾丸精原细胞瘤1期患者术后放疗靶区是( )。
A. 纵隔淋巴结
B. 对侧睾丸
C.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D. 腹股沟淋巴结
E. 髂血管旁淋巴结
19. [单选题]选择关于致瘤性病毒的正确描述
A. 许多DNA病毒的致瘤性与其所含的病毒癌基因无关
B. DNA致瘤病毒的编码产物可与原癌基因蛋白结合
C. DNA致瘤病毒的编码产物可与抑癌基因蛋白结合
D. 致瘤性病毒分为急性反转录病毒和慢性反转录病毒
E. 致瘤性RNA病毒主要为腺病毒
20. [单选题]对临床工作而言,子宫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和分期应首选( )。
A. MRI
B. 盆腔彩超
C. CT
D. 经腔内超声
E. 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