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初级职称考试宝典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初级专业考试模拟练习题(V1),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细菌耐药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转导将耐药性质粒传递给受体菌可导致耐药性的发生
B. 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进入而产生耐药性
C. 细菌产生了与抗生素结合力低的蛋白质而产生耐药性
D. 细菌的耐药性与普通菌毛有关
E.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
2. [单选题]在WS平板或HE平板上鼠伤寒沙门菌的典型菌落是( )。
A. 菌落中等大小边缘整齐呈黑色
B. 菌落中等大小边缘整齐呈绿色
C. 菌落中等大小边缘整齐呈蓝绿色
D. 菌落中等大小边缘整齐较混浊中心呈黑色
E. 菌落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中等大小边缘整齐稍呈隆起中心带黑色
3. [单选题]我国规定,经处理消毒后的一般综合性医疗机构污水,需检测的项目中不包括( )。
A. 总余氯
B. 铜绿假单胞菌
C. 沙门菌
D. 志贺菌
E. 粪大肠菌群
4. [单选题]细胞因子测定可用( )。
A. 双抗夹心法
B.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C. RT-PCR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5. [单选题]细菌L型是指( )。
A. 细菌不产生毒素
B. 不可逆性变异的细菌
C. 失去细胞壁的细菌
D. 菌落由光滑型变成粗糙型
E. 肽聚糖过剩
6. [单选题]采集病人血液标本注意的事项是( )。
A. 应在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B. 同一份血液标本应同时作需氧和厌氧培养
C. 厌氧培养有细菌生长,作生化反应亦应在厌氧环境中进行
D. 对疑为波浪热等病人的血液标本应增菌培养到第4周
E. 以上皆是
7. [单选题]下列关于军团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革兰染色阴性球菌
B. 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C. 革兰染色阴性杆菌
D. 革兰染色阳性杆菌
E. 具有荚膜结构
8. [单选题]属于立克次体属的为( )。
A. Q热
B. 战壕热
C. 普氏立克次体
D. 衣原体
E. 支原体
9. [单选题]细胞培养中采用薄膜滤器过滤除菌,最常用的滤膜孔径是
A. 0.6μm
B. 0.45μm
C. 0.22μm
D. 0.7μm
E. 0.1μm
10. [单选题]HBV主要有3种主要抗原成分,这3种主要抗原成分是下列哪3种?( )
A. HBrAg,HBsAg,HBcAg
B. HBsAg,HBcAg,HBrAg
C. HBsAg,HBcAg,HBeAg
D. HBrAg,HBcAg,HBaAg
E. HBsAg,HBeAg,HBaAg
11. [单选题]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接触途径
B. 接触时间
C. 剂量
D. 实验室环境
E. 喂饲条件
12. [单选题]为制备免疫血清,通常采用耳中央动脉采血法的动物是( )。
A. 羊
B. 大白鼠
C. 小白鼠
D. 豚鼠
E. 兔
13. [单选题]腮腺炎病毒的血溶作用发生的温度条件是( )。
A. 4℃
B. 25℃
C. 30℃
D. 37℃
E. 42℃
14. [单选题]对水溶性液体化妆品样品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
A. 无菌操作吸取1ml加到9ml灭菌生理盐水中备用
B. 无菌操作吸取10ml加到9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备用
C. 无菌操作吸取10ml,加入5ml液体石蜡,再加10ml吐温80,再加75ml灭菌生理盐水
D. 无菌操作吸取10ml,加入10ml液体石蜡,再加10ml吐温80,再加70ml灭菌生理盐水
E. 无菌操作吸取样品10ml放入灭菌研钵中,再加入10ml液体石蜡及10ml灭菌吐温80研磨溶解,再加70ml灭菌生理盐水
15. [单选题]属于新型生物芯片的是( )。
A. 基因芯片
B. 蛋白质芯片
C. 生物传感芯片
D. 细胞芯片
E. 组织芯片
16. [单选题]我国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菌属是( )。
A. 克雷伯菌属
B. 肠杆菌属
C. 哈夫尼亚菌属
D. 沙雷菌属
E. 以上都是
17. [单选题]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查,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效价
A. 2倍增高
B. 3倍增高
C. 4倍增高
D. 5倍增高
E. 7倍增高
18. [单选题]采集后水样的保存条件为( )。
A. -10℃保存
B. O℃保存
C. 4℃保存
D. 10℃以下保存
E. 室温保存
19. [单选题]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依法防治适用的一部最重要的法律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 《国内交通检疫条例》
D.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E.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20. [单选题]在PCR反应中,下列关于引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引物终浓度为0.2~1μmol/L的范围内,PCR的产物量基本相同
B. 引物浓度过高会降低靶序列的扩增量
C. 引物只与靶序列的相应部分结合
D. 引物浓度过高会促进引物错误引导非特异产物合成
E. 引物浓度过高会增加引物二聚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