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最大限度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不宜使用的固"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免疫(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最大限度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不宜使用的固定剂是
A. 醛类固定剂
B. 非醛类双功能试剂
C. 丙酮
D. 醇类固定剂
E. 含重金属的固定剂
[单选题]引起冷凝集素综合征的自身抗体主要是
A. IgA
B. IgG
C. IgM
D. IgE
E. IgD
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冷凝集素综合征的特点。冷凝集素综合征是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这种抗体能作用于患者自己的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阻塞末梢微循环,发生手足发绀症或溶血。在体外,抗体与抗原发生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0~4℃,在37℃或30℃以上的温度,抗体与红细胞抗原发生可逆的分解,症状迅速消失。
[多选题]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包括
A. 肥大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效应T细胞
正确答案 :ACD
[单选题]与散射光强度成反比的是
A. 入射光波长
B. 入射光强度
C. 颗粒的分子量
D. 颗粒数目
E. 颗粒大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散射光强度与颗粒的分子量、数目、大小及入射光强度成正比,与微粒至检测器的距离、入射光波长成反比,因此使用高强度光源,如激光、较短波长的入射光,可提高检测灵敏度。
[单选题]用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
A. 抗原
B. 相应抗体
C.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
D. 抗原抗体复合物
E. 抗C3抗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间接法有两种抗体相继作用,第一抗体为针对抗原的特异抗体,第二抗体(荧光抗体)为针对第一抗体的抗抗体。本法灵敏度高,而且在不同抗原的检测中只需应用一种荧光抗体。
[单选题]尿液分析仪试剂带的结构是
A. 2层,最上层是塑料层
B. 3层,最上层是吸水层
C. 4层,最上层是尼龙层
D. 5层,最上层是绒制层
E. 4层,最上层是吸水层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免疫组化染色前,对标本进行固定的目的是
A. 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B. 防止细胞脱落
C. 防止细胞自溶
D. 终止胞内酶的活性
E. 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正确答案 :A
解析:固定可防止细胞脱落,但主要目的是保存组织细胞抗原特异性的稳定。
[单选题]关于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技术中F/P值叙述正确的是
A. F/P值越高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少
B. 一般用于组织切片的荧光抗体染色以F/P=2.4为宜
C. 用于活细胞染色以F/P=1.5为宜
D. 该比值是指荧光素结合到蛋白上的量
E. FITC标记的荧光抗体稀释至A495nm约为1.0
正确答案 :D
解析:荧光素结合到蛋白上的量的重要指标是荧光素与蛋白质的结合比率(F/P)。其计算方法是:FITC标记的荧光抗体稀释至A280nm约为1.0,分别测定A280nm和A495nm的值。 F/P比值越大,表明抗体分子结合的荧光素越多;反之则结合越少。一般用于组织切片的荧光抗体染色以F/P=1.5为宜,用于活细胞染色以F/P=2.4为宜。